文章简介:
- 1、关于金融资产转移 继续涉入的计量 问题! 中财注会书 p59-61页的
- 2、注册会计师《会计》金融资产,那位亲解释一下????
- 3、注会中金融资产第七节,金融资产转移怎么学习,看不懂??
- 4、注册会计师 会计科 金融资产转移…这道题的会计处理是对的,为什么?是什么意思?
- 5、金融资产转移里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怎么理解?是指企业对于转
- 6、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
关于金融资产转移 继续涉入的计量 问题! 中财注会书 p59-61页的
(1)甲银行出售了2项:90 000 000元的本金; 90 000 000元本金9.5%的利息,
保留了3项:10 000 000元本金;10 000 000元本金10%的利息;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
(甲银行保留的目的是为了“内部信用增级”,这属于次级权益。在交易过程中之所以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利,主要是为了保证将来信托公司利用这批贷款发行债券时,因为甲银行的一部分权益在里面,银行的信用等级相对比其他金融机构更高一些,就会产生内部信用增级,就有利于债券的发行,因此甲银行还保留一部分权益。)
甲银行转移了该组贷款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如重大提前偿付风险),但由于设立了次级权益(即内部信用增级),因而也保留了所有权相关的部分重大风险和报酬,并且能够对留存的该部分权益实施控制。根据金融资产转让准则,甲银行应采用继续涉入法对该金融资产转移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甲银行收到的91 150 000元对价,而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为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那么售价超过了出售部分的公允价值,这个差额可以理解为一种继续涉入负债,属于递延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转移的90%贷款及相关利息的对价,即90 900 000(即101 000 000×90%)元;另一部分是因为使保留的权利次级化所取得的对价250 000元。此外,由于超额利差账户的公允价值为400 000元,从而甲银行的该项金融资产转移交易的信用增级相关的对价为650 000元。
(超额利差,指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总收益减去证券化应支付的利息,必要的服务费和违约等因素造成的坏账损失后的超额收益.它是承受损失的首要防线,当超额利差为负时,表明现金流已明显不足,这时需要动用其它形式的信用增强措施. 超额利差账户是由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收益所支持,作为以后可能的损失补偿的现金准备。)
假定甲银行无法取得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和10%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则甲银行所转移该组贷款的90%部分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算见书上的表.
甲银行该项金融资产转移形成的利得=90 900 000-90 000 000=900 000元,
甲银行仍保留贷款部分的账面价值为10 000 000元。
甲银行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资产的金额,按双方协议约定的、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另外,超额利差账户形成的资产400 000元本质上也是继续涉入形成的资产。
因继续涉入而确认负债的金额,按因信用增级使甲银行不能收到的现金流入最大值10 000 000元和信用增级的公允价值总额650 000元,两项合计为10 650 000元。
据此,甲银行在金融资产转移日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①确认转移贷款部分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借:存放同业 90 900 000(101 000 000×90%)
贷:贷款 90 00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②实际收到的对价与转移贷款部分公允价值的差额(信用增级的处理):
借:存放同业 250 000(91 150 000-90 9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250 000
(分录中的250 000元可以理解为甲银行因保留了1000万元贷款的本金及其10%的利息对应的公允价值,也可以理解为银行信用的价值。)
③保留10 000 000元本金权利的处理:
借: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0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10 000 000
(在企业保留收取1000万元本金的同时,又承担了义务,根据题目条件:“如该组贷款发生违约,则违约金额从甲银行拥有的10 000 000元贷款本金中扣除,直到扣完为止”。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不能相互抵销)
④保留90 000 000元本金0.5%的利息权利的处理:
借:继续涉入资产——超额账户 400 000
贷:继续涉入负债 400 000
(分录中的400 000元可以理解为甲银行因保留了9000万元贷款本金05%的利息对应的公允价值确认为继续涉入资产,同时,甲银行又承担了义务,因为题目条件给定:“如果该组贷款被提前偿付,则偿付金额按1:9的比例在甲银行和受让人之间进行分配”,所以又形成了继续涉入负债。
上述几笔分录合并,就是教材中的分录:
借:存放同业 91 150 000
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10 000 000
——超额账户 400 000
贷:贷款 90 000 000
继续涉入负债 10 650 000
其他业务收入 900 000
(2)金融资产转移后,甲银行应根据收入确认原则,采用实际利率法将信用增级取得的对价650 000元分期予以确认。
(3)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对已确认资产确认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比如,在20×7年12月31日,已转移贷款发生信用损失3 000 000元,则甲银行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3 000 000
贷:贷款损失准备——次级权益 3 000 000
()
借:继续涉入负债 3 000 000
贷:继续涉入资产——次级权益 3 000 000
(因为未来担保金额下降,所以同时调整继续涉入负债和继续涉入资产,使其反映剩余担保的金额。)
(因为发生了贷款信用损失,说明这部分收取的权利减少了,同时义务也减少了,因此要同时将继续涉入资产和继续涉入负债同时调减。)
注册会计师《会计》金融资产,那位亲解释一下????
那些公式,你不用背,没有用,等你学完了,自己然就懂了。
处置收益是指企业把固定资产从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卖掉,转入营业外收入的部分,就是处置收益。你可以这样理解。金融资产部分,就要考虑是那类金融资产,是交易性的,可供的,持有到期的,每一种的处置收益都有不同,因为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公允价值变动处理不同,交易规则不同,所以方法又有细分。需要你自己学完之后再总结。
资产减值损失,金融资产当前公允价的下跌,和你账面价的差额,确认为坏账的部分就是资产减值损失。这里还有一种情况是账面价,当前公允价,公允价减处置费用,这种情况要三者都考虑的,我也不会细讲,要有题,你才能懂。
最后如果上面你看不懂(我一直认为我表达能力有问题),你就这样记,收益就是你得到了好处,往自己包包里装钱了。损失就是你包包里的钱少了。而处置收益就是你卖了某项资产得到的收益,那减值损失,就是因为你的资产减值了,而受的到损失。就这样。
会计就是一种语言。
注会中金融资产第七节,金融资产转移怎么学习,看不懂??
这一节的特点是抽象,而且需要在综合理解前面几节的基础上
我那时候学这一节,办法是书里面每一段话看完,看得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看不懂他在讲什么的时候,仔细看他后面“比如”里面的例子,如果他没举例就自己想个符合书上描述的例子。
想不到特别好的例子的时候,可以看一下《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24章 金融资产转移,这里面的讲解比注会课本要详细一些。
不过,单纯从考试的角度,这一章不是重点,这一节也不是这一章的重点,不用特别纠结在这里。
注册会计师 会计科 金融资产转移…这道题的会计处理是对的,为什么?是什么意思?
首先,过去经验不会低于9300,说明如果收不回来,只收不回700,那么700要先从甲公司扣除。按道理不能确认金融资产转移,因为收不回来的700风险没有转移给乙公司,还在甲公司一方,所以不能确认转移。为什么说按道理呢,这个问题在业界也存在争议,因为他毕竟是推测的,没有根据,所以你不好说以后到底收不回来多少。如果这题算对,算资产转移,那么我解释下分录的意思:
银行存款不用多说
继续涉入资产,说白了就是你不能收回金额的最上限,题中所说10%,那就是10000*10%=1000
如果有差额利差的问题,那超额利差也要计入继续涉入资产——超额账户(此题不涉及)
贷款也不用多说,卖了90%
继续涉入负债,就是你不能收回金额的最上限+信用增级,信用增级的意思是我作为甲公司凭什么收不回来钱先从我这扣,你不得给我点好处,信用增级就是好处。
如果有超额利差,超额利差也要计入信用增级。超额利差其实也是好处费,只是用利息的方式给你
金融资产转移里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怎么理解?是指企业对于转
是的,转移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转,仍在拥有或控制,转移的和没转移的仍存在紧密联系
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
根据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包括下列两种情形:
(一)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
企业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表明该项金融资产发生了全部或部分转移。通常表现为金融资产的合法出售或者金融资产现金流量权利的合法转移。例如,我国实务中常见的票据背书转让、商业票据贴现等,均属于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转入方拥有了获取被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未来现金流量的权利,转出方可视金融资产风险和报酬转移情况是否终止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
(二)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义务
这种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通常被称作“过手协议”,因为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最终收款方通常是独立于转入方和转出方的第三方,转出方扮演了现金流量最终收款人的代理人的角色。这种金融资产转移情形常见于资产证券化业务。例如,当商业银行转移住房抵押信贷的收益权时,银行可能负责收取所转移信贷的本金和利息并最终支付给收益权凭证的持有者,同时相应地收取服务费。因此,从表现形式上不同于第一种金融资产转移的情形。根据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规定,如果“过手协议”作为金融资产转移处理,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这一条件要求,当金融资产转出方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有义务向最终收款方支付,表明转入方承担了延期收款的风险。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通常指被转移资产未来的现金流量是转出方最终支付所需现金流量的的唯一来源,其金额应当与最终支付的现金流量相等。转移协议中一般应该对此有合理的安排。有些情况下转出方发生的短期垫付款项,如果有权全额收回该垫付款并按照市场利率计收利息的,视同满足这一条件。
2.根据合同约定,不能出售该金融资产或作为担保物,但可以将其作为对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的保证。企业不能出售该项金融资产,也不能以该项金融资产作为质押品对外进行担保,意味着转出方不再拥有出售或处置被转移金融资产的权利。但是,由于企业负有向最终收款方支付该项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义务,该项金融资产可以作为企业如期支付现金流量的保证。
3.有义务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及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企业无权将该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但按照合同约定在相邻两次支付间隔期内将所收到的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投资的除外。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再投资的,应当将投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最终收款方。这一条件不仅对转出方在收款日至向最终收款方支付日的较短期限内将收取现金流量再投资做出了限制,而且对转出方出于最终收款人利益而进行的再投资做出了严格的限定,即仅允许进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投资。而且不允许转出方在这些短期流动性强的投资中保留任何投资收益,所有的投资收益必须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的核心是金融资产转移是否满足终止确认的条件以及在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下如何进行计量的问题。
发布于 2022-06-30 16:43:12 回复
发布于 2022-06-30 17: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