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于优先采用内源融资-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

文章简介:

内源融资的优缺点

1、自主性

内部融资来源于自有资金,上市公司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批准即可,基本不受外界的制约和影响。

2、融资成本较低

公司外部融资,无论采用股票、债券还是其他方式都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比如券商费用、会计师费用、律师费用等。而利用未分配利润则无需支付这些费用。因此,在融资费用相对较高的今天,利用未分配利润融资对公司非常有益。

3、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

未分配利润融资而增加的权益资本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同时还可以增加公司的净资产,支持公司扩大其它方式的融资。

4、使股东获得税收上的好处

如果公司将税后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相反,少发股利可能引发公司股价上涨,股东可出售部分股票来代替其股利收入,而所缴纳的资本利得税一般远远低于个人所得税。 1、内部融资受公司盈利能力及积累的影响,融资规模受到较大的制约,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融资。

2、分配股利的比例会受到某些股东的限制,他们可能从自身利益考虑,要求股利支付比率要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3、股利支付过少不利于吸引股利偏好型的机构投资者,减少公司投资的吸引力。

4、股利过少,可能影响到今后的外部融资。股利支付很少,可能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差,公司现金较为紧张,不符合一些外部融资的条件。 据调查,当前以企业为主要管理形式的私营企业的融资顺序大致为企业积累、银行或信用社贷款、亲戚朋友筹款、民间借贷等。同发达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相比较,目前中国的家族企业资金来源与资本结构的特点有二:

其一,家族企业的融资次序与大企业大体相同,即主要依赖于内源融资,再就是从银行或非银行机构负债融资,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公开发行股票通过证券市场融资;

其二,与大企业相比,企业负债率明显偏低,换言之,家族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债务杠杆的作用。

目前,企业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太小而过分依赖于内源融资,显示出企业内源融资倾向。就其倾向的实质,是其融资能力和转轨时期非公有制企业融资环境双重选择的结果。受自身规模和信用等级等因素制约,家族企业难以进行外部融资。 目前家族企业主体仍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尚处于逐步规范过程之中,企业信用还有待建立、提升。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难获得对企业信用的完全信息,难以对企业做出客观的风险评定,出于谨慎考虑是不会提供相应的信贷服务的。至于股权融资,更是很多企业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金融深化理论的倡导者麦金农的研究认为:如果企业家的投资受自我融资(self- finance)和内源融资的限制,那么其最优策略是投资于传统技术,从而降低总体收益水平,进而必然会制约企业本身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相反,如果他能够从金融体系中得到外援融资,那么,新技术就可能会被采纳,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内源融资外部低风险的债务融资高风险债务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分别是什么?

同志 打个标点或者空格吧

内源融资

简单点说 比如公司今年营业下来 收入了1000W的利润 扣除偿还的债券 银行贷款 和利息 以及发放给股东的股利

还剩下400W 这400W就可以用于明年的资产投资 进行新的项目

这个钱的来源就叫做内源融资 也就是公司产生的钱扣除支出的多出来的可以明年用的

外部低风险的债务融资 高风险债务融资

假如这个企业明年的投资项目要花费2000W

很显然内源融资的400W不够

那么他尅找银行贷款 或者 在债券市场发债券融资

这个过程就是债务融资

也就是约定好借多少钱 还多少利息 利息怎么还

如果公司的违约风险比较高 那么就是高风险的 通常贷款的利息也给的比较高

如果公司很有实力 基本没可能违约 就是低风险的 通常贷款的利息比较低

外部股权融资

假设公司通过贷款发债券又获得1000W

那么还有600W的缺口

公司可以在股市上首次公开发行IPO 或者 对于已经上市的 可以增发股票

通过售卖公司所有权 获得资金

比如公司发行了20W股 发行价格是30块 那么就把钱凑齐了

创业公司如何融资

创业者往往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解决这一困境就要靠融资,因此有必要了解下融资渠道。目前有些常用的融资渠道,也许有适合你的。有加入孵化计划、申请银行贷款,找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融资,众筹募资。

要注意的是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相比,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也更能抵御外来风险。通常来说,创业企业会优先采用先内源融资。如果急需资金时,可以考虑银行借贷、股权融资等外源融资手段。

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可假如资金过剩了,也会影响到资金使用效率。要对所在行业及自身实力进行调研和评估,再确定自己的市场规模。不要因为盲目认为市场需求量大,就投入手头现有的所有资金,要考虑风险和后期投入,并且也要看这些资金究竟适合多大的生产规模。

初创型企业不要贪多,盲目融资,要科学评估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资金需求,据此来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与融资金额。

创业投资机构的业务模式大体包括“融、研、投、管、退”这几环,与项目企业对接的业务流程部分往往集中于“投、管”这两个关键环节。一般来说,机构投资人有自己明确的投管流程:建立项目渠道,筛选项目BP,逐步互动至内部立项,初步尽调后的term sheet,签订保密协议,进场深入尽调,撰写投资报告,内部上会、谈判、过会,签订投资协议,变更章程和工商注册,完成股份交割,最终打款,然后启动后续的管理增值和项目监管阶段。

对融资企业而言,从月活到日活到流量转换,每个数字的变动和曲线的上升都伴随着不同轮次的机构注资入场。

请教一下,融资约束是当企业内外融资成本出现差异时,企业投资所受到的约束,照理说应该优先选择内源融资。

标准答案是先内后外,这样可以降低成本,但实际还要考虑到风险的分散问题。

主要看外源融资你要选择那些啊,是银行贷款,申请国家自己,增发股票,发行优先股,发行债券,发行私募债等等,在都困难的情况下,肯定是能融到资就好了,没有内外之分了,饮鸩止渴都得干下去,总比借高利贷要便宜啊

内源融资的理论

内源融资理论从资本结构的“MM理论”发展而来。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发表了题为《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的经典论文,提出了被称为“MM定理”的资本结构理论。他们认为:在没有税收、不考虑交易成本以及个人和企业贷款利率相同的条件下,企业的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虽然这一结论依赖的前提过于苛刻,与现实相距甚远,但它开拓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道路和发展方向,标志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开端。随后,包括莫迪利安尼和米勒自己在内的众多学者都通过放宽假定对“MM定理”进行修正,分别产生了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其中优序融资理论对“MM定理”最大的修正就是放弃了充分信息这一假定,引入信息非对称的思想。最先对融资顺序进行研究的是Donaldson(1961),他观察到企业似乎并不根据特定的资本结构进行融资,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按一种偏好顺序进行融资:首先是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再次才是发行股票。Myers和Majluf在1954年首先对此进行了解释,他们从信息不对称这一前提出发,根据信号传递假设提出了优序融资偏好理论。根据不对称信息理论,企业的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经理对信息的掌握呈典型的不对称分布,较少信息的一方希望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而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则通过输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进行获利,因此,企业经理在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博弈中占据优势地位。Ross认为:企业经理对企业的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有着充分的信息,而投资者并不了解相关信息;如果企业市场价值提高,则经理会从中受益,如果企业破产,经理就要受到惩罚;投资者会把具有较高举债水平当作是一种较高质量的信号,即企业提高债务时,相当于预期企业将有更好的经营业绩;考虑到破产对企业经理的惩罚约束会使债务融资比例变成可靠的信息传递工具,因此,投资者可以凭借企业债务融资比例来判断企业预期市场价值的高低。

Myers和Majluf在Ross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对称信息对融资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在不对称信息的条件下,投资者同企业经理相比拥有较少的关于企业资产价值的信息,企业的股票在市场上的价格会偏离实际价值;如果企业对新的投资项目采用股票融资方式,一旦股价被低估,就会使新的投资者获得超过项目净现值的收益,从而使老股东受损,此时若采用债务融资就可以避免新老股东利益不均衡的现象发生,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偏好采用内部融资或低风险债务融资。因此,企业融资的优选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这就是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OrderTheory)。

国内学者对上市公司融资偏好进行了深入研究,实证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而在内外部融资的顺序上,则没有达成一致。黄少安、张岗通过统计描述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认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蓝发钦从影响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的角度,探讨了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对公司价值的不同影响,指出: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为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务融资。李翔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顺序为股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和内部融资。可见,在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优先顺序上的认识已基本一致,而在内外融资的优先顺序方面还不一致。蓝发钦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融资优先于外部融资,而李翔则认为:上市公司的外部融资优先于内部融资。

根据融资顺序理论,公司应遵循怎样的融资顺序,为什么?

根据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公司融资的手段按照优先顺序应该是内源性融资,低风险债券融资,优先股融资,普通股融资。

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对融资的方式是有偏好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即用本公司的留存收益,一个原因是它避免了外部融资可能会产生资金的稀缺性问题,另外,使用公司内部的留存收益不会产生筹资成本,管理者还可以确定一个与长期投资机会相匹配的目标股息支付率,从而避免股息突然变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当公司的现金流不足以投资于公司希望的投资机会,而“粘性”的股息政策又排除了削减股息的可能,必须进行外部融资,管理者首先会选择低风险的债券,因为债券对公司的管理干预较少,筹资成本也会小于其他类型的外部融资方式;其次,管理者会选择优先股,因为优先股具有一些债券的特征;再次是各种混合证券,如可转换债券;最后才是发行普通股票,不仅因为股票的拥有者对公司的干预在所有融资方式中是最强的,而且筹资成本比其他融资方式都高。


原文链接:https://211585.com/7822.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4 14:48:58  回复
文章简介:1、内源融资的优缺点2、内源融资外部低风险的债务融资高风险债务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分别是什么?3、创业公司如何融资4、请教一下,融资约束是当企业内外融资成本出现差异时,企业投资所受到的约束,照理说应该优先选择内源融资。5、内源融资的理论6、根据融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