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MBA财经:华为是如何超越竞争对手的
1. 谁是华为?
今天,我们之所以有机会从财报上分析华为,是因为它自愿披露依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并经毕马威(KPMG)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
根据华为2017年年报:“华为公司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
目前,华为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华为员工约18万名、拥有超过160种国籍,海外员工本地化比例约为70%。”
接下来,我将根据华为始自2008年、终至2017年的10年财报,利用穿透式四维分析法,分析提供以下结论。
2. 华为以多快的速度在增长?
2017年度,华为全球销售收入6,036.21亿人民币,与2016年度的5,215.74亿相比,增长15.73%。与2008年的1,252.17亿相比,增长4.82倍,平均复合增长率19.09%。
2017年度,华为实现税后净利润474.55亿,较2016年度370.52亿增长28.08%。与2008年的78.48亿相比,增长6.05倍,平均复合增长率22.13%。
从分析结果来看,华为在过去10年有两个增长高峰期,一个高峰是09年和10年,分别为19.04%和22.47%;另一个增长高峰是15年和16年,分别为37.06%和32.04%。竞争压力最大的是12年和13年,分别为7.98%和8.55%。而且,从这里也可看出,公司增长的快慢其实与公司规模的大小无关。
由此可知,华为的增长说不上有多快,当然也说不上多慢。用我自己的标准,算快速增长,但不算高速增长。
3. 华为的主营业务是否赚钱?
华为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为474.55亿,同期销售收入6,036.21亿,销售净利润率为7.86%。略高于上年7.1%的水平。如果纵观过去10年,其加权平均销售净利润率为8.48%。虽然它远低于思科(Cisco Systems Inc)18.71%的水平,但却远高于爱立信(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A)2.17%的水平。与韩国三星(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9.87%接近。
如果进一步穿透财报上的净利润,2017年度税后净利润474.55亿,交纳所得税86.73亿,实际所得税率15.45%。如果还原至税前总利润561.28亿,其中:源于各类政府补助等其他业务收支净额为6.13亿,占税前利润总额的1.09%;联营/合营公司净收益3.17亿,占0.56%;财务费用5.73亿,占1.02%。换言之,主营业务利润对税前利润总额的贡献高达100.46%。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这是一家利润完全由主营业务贡献的公司。当然,这其中是否存在财报计量标准上的差异,由于缺乏更详细、系统的公开资料,无从查证。
4. 华为算不算是一家高科技公司?
根据华为2017年财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74,307件。累计申请中国专利64,091件;外国专利48,758件。其中90%以上的专利为发明专利。相对于追求更多的专利数量而言,华为更加“致力于把领先技术转化为更优、更有竞争力的产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至于华为的技术是否领先,本人无从知晓。但从财报角度,衡量一家公司产品技术是否领先的重要指标是销售毛利率,而不是各种获奖证书或专利证书。公司销售毛利率越高,说明其产品的技术含量或差异性也就越大。在这一点上,与华为的理念完全一致。科技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颂的。
2017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45%,较上年40.29%略有下降。过去10年,华为的销售毛利率非常稳定,其中最高的年份为2014年,达到44.22%,最低的年份为2011年,为37.49%,10年来的加权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0.69%。
由此,用我的话说,华为在10年前便已经跻身高科技企业俱乐部,但只是刚刚及格。与韩国三星非常接近。三星过去10年的平均销售毛利率为40.42%。但与思科等世界级高科技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思科2017年销售毛利率为62.96%,而过去10年的加权平均销售毛利率高达61.96%。这也可看出华为与世界级领先高科技企业之间的差距。
当然,我们毫不否认的是,华为在过去10年已经超越了很多对手,甚至逼迫很多竞争对手已经退出了行业竞争的舞台。但同时也要面对现实的是,华为前面的路还很长,要成为世界高科技企业的领头羊,依然任重道远。
5. 研发投入,奋起直追
2017年度,华为投入研发费用896.9亿,占当年度销售毛利的37.66%,无论是在投入金额还是占销售毛利的比重上,都创出历史新高,为历史最高水平。这充分表达了公司管理层在研发投入上奋起直追的愿望。让国人敬佩,让对手望而生畏。
过去10年来,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3,921.1亿,占同期销售毛利的32.9%;思科同期研发投入577.43亿美元,占销售毛利的20.84%。在研发投入的规模体量上,二者已经非常接近,但在研发投入的力度上,华为要远远超过思科公司。
思科公司在过去10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上,基本维持不变,10年的加权平均占比为20.84%。但华为却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三星在过去10年投入研发经费总额为975亿美元,平均占销售毛利率的比重为17.82%。虽然规模体量更大,但在重视程度上远不及华为。
如果说华为在过去10年追赶和超越诸多对手有什么法宝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法宝一定是持续不断的对研发追加投入的重视。
6. 华为的管理和理财
不断追加的研发投入虽然是华为引领行业发展、超越竞争对手的主要法宝,但却并不是唯一法宝。华为在过去10年的另一个致胜秘籍就是它不断提升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效率。
2017年度,公司共发生销售及管理费用926.81亿,占销售毛利的38.92%;与2016年度的41.14%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更是远远低于2008年45.06%的水平。纵观过去10年,其销售及管理费用的占比一路保持持续、稳定下降的态势,表明公司单位销售及管理费用的投入/产出效率得以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2017年资产周转率达到创纪录的1.19次,略高于2016年的1.18次水平。较2008年1.06次,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提升。这一方面说明公司管理风格在过去10年非常稳健、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另外一方面也展示出少有的大规模公司的卓越管理风范。
在我多年的财报分析生涯中,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指标可以在10年内稳定到小数点后的两位,看到这个分析结果,内心油然而生出一种喜悦,忍不住要为华为的管理点个赞。公司应收款项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也同样保持了持续稳定的改善,而且是大幅度的改善。
再就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来看,2017年末,华为资产总额为5,052.25亿,负债总额为3,296.09亿,资产负债率为65.24%。纵观过去10年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始终保持在60-70%区间,10年加权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24%。看到稳定性类似于教科书的案例,又忍不住要再为华为的理财点个赞。
7. 业绩与股东回报
华为是一家非上市公司,缺少公开募集股本的资料,我们也难以追溯华为股东的原始投入。仅仅根据过去10年的财报而言,累计实现税后净利润2,483.95亿,加权平均股东权益报酬率27.22%。2017年度,公司实现税后净利润474.55亿,股东权益合计期末余额1,756.16亿,股东权益报酬率27.02%,接近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
2017年度,华为收回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963.36亿,创历史最高水平。净利润的现金保障倍数高达2.03倍。过去10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累计达到3,617.24亿,是10年净利润2,483.95亿的1.46倍。因此,我们说,华为的税后净利润是有现金支持和保险的,具有较高的含金量。
综合上述,华为是一家经营、管理、财务和业绩四个维度上表现都非常成功的公司。通过穿透其10年财报,可以看出公司经营在过去10年,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平均复合增长率为19.09%。净利润也获得了快速增长,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1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快于销售收入,说明公司并未随规模扩张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公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差异性,从而奠定了其高科技公司的定位。过去10年平均销售毛利率达到40.49%。如果说把40%以上高毛利的公司定义为高科技公司的话,那么,华为只可以说是刚刚跨入高科技俱乐部的门坎,前面的路还很长,未来任重道远。
当然,华为的成功并非只是产品和经营上的成功。公司持续改善的供应链系统(存货与应收账款管理),以及不断提升的费用使用效率,使得公司的管理开始从优秀走向卓越,也可以说,这是我所分析过的案例中,在这类指标上表现最杰出的一家公司。除此之外,公司虽然具有较高的负债率,平均达高66.24%,但始终保持稳定,风险可控。过去10年的流动比率也基本维持在1.5倍左右,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在业绩方面,公司净利润具有较高的现金保障倍数,股东权益报酬率平均高达27.22%,是一家显而易见的绩优公司。我为中国拥有这样一家从优秀走向卓越的高科技公司而自豪。
华为2016的每股利润怎么算,看财务报表中的哪里,并没有给出普通股股数
每股收益即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 比率越高, 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 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时,净收益是税后净利,股份数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如果公司还有优先股,应从税后净利中扣除分派给优先股东的利息。
每股收益=利润/总股数
并不是每股盈利越高约好,因为每股有股价
利润100W,股数100W股 10元/股,总资产1000W
利润率=100/1000*100%=10%
每股收益=100W/100W=1元
利润100W,股数50W股 40元/股,总资产2000W
利润率=100/2000*100%=5%
每股收益=100W/50W=2元
收益指标计算公式
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期末净利润÷期末总股本
使用该财务指标时的几种方式
一般的投资者在使用该财务指标时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 通过每股收益指标排序,是用来寻找所谓“绩优股”和“垃圾股”;
二、 横向比较同行业的每股收益来选择龙头企业;
三、 纵向比较个股的每股收益来判断该公司的成长性。
每股收益仅仅代表的是某年每股的收益情况,基本不具备延续性,因此不能够将它单独作为作为判断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分红利,大多数时候是送股,同时为了融资会选择增发和配股或者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所有这些行为均会改变总股本。由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总股本发生变化每股收益也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再纵向比较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多公司都没有很高的增长率,甚至是负增长。G宇通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每股收益在逐年递减的同时,净利润却一直保持在以10%以上的增长率。
应当列示每股收益的企业,比较财务报表中上年度的每股收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4 号——每股收益》的规定计算和列示。
华为产业链里的“巨雷”能否咸鱼翻身?欧菲光财报解析
这个五月不算太平,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华为被人掐了脖子。不过,霸气的海思站出来发了致全体员工书,声称为了这一天,华为的备胎早就准备好了。
不仅仅是海思,华为的国产供应商们,也早就准备好了,比如欧菲光。
前不久在华为举行的2019年CBG供应商质量大会上,欧菲光成为生物识别领域“质量优秀奖”唯一获奖公司,并还获得了摄像头领域“质量优秀奖”、触控领域“质量改进奖”。
据欧菲光官方网站介绍,华为3月26日在法国巴黎发布的年度旗舰机P30系列产品使用了欧菲光的模组。根据评测机构DxOMark的评分,该机的拍照/摄像综合得分达112分,成为史上最佳拍照手机,P30系列搭载的屏下指纹产品,使解锁速度提高了30%,在摄像头和屏下指纹的加持下,P30的性能强悍、用户体验优异,成为最值得期待的手机之一。
不过,欧菲光的业绩却在2018年发生了大变脸。从预计盈利变成了亏损,而亏损的原因也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是成本结转出现了错误以及漏提了存货减值准备。
一、财务软件的锅
在欧菲光的年报发布的时候,星空君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分析,从年报、一季报分别计提存货减值准备的角度,认为公司确实是因为软件和管理问题导致的,而非恶意“洗大澡”。
据公司2010年的公告,当时公司使用的是用友软件。但实际上,根据公司回复函,近十年的运行中,因为并购等原因,公司其实是多套系统并用,整合过程非常漫长。由于公司目前最核心的业务—摄像头模组系2016年收购索尼华南工厂,系统对接工作量比较大。
5月8日,公司的回复函证实了星空君关于软件和管理问题的两大猜想:
1、成本核算系统的架构配置无法适应销售的快速增长,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而组织架构调整, 2018 年公司对系统不断的升级,导致未能及时发现成本核算系统的差异情况。
2、财务人员因人手不足及人员变动,对异常数据敏感性不足,未有效复核,以及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间的沟通不足,导致成本核算系统无法对生产成本结转提供足够的支持, 造成部分存货成本不能准确结转。
二、拆掉存货的风险地雷
据公司年报,关于存货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1)欧菲光公司在业绩预告时未能充分识别存货存在减值的迹象,在估计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出现严重偏差,未能足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2)欧菲光公司的成本核算系统处于不断升级过程中,致使部分生产成本结转不准确。
从存货构成看,主要有三大部分构成,原材料、库存商品和在产品。
对比公司在年报中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发现计提比例最高的为库存商品,达到了1.38%,说明这是公司存货中风险最大的构成部分。
从公司历年来的财报数据看,即便是2018年的数据经过了修正,存货的金额也几乎是直线上升。欧菲光从事的行业迭代速度非常快,一旦技术升级,库存积压也就预示着过期的产品一文不值。
所以,公司如此高的存货,正常吗?
作为投资者,无需到公司仓库里去盘点存货,可以通过一个神奇的财务指标衡量存货的必要性:存货周转天数。
这个指标代表着公司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经营范围和营销模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公司,这个指标也不应该变化过大。
如果公司为了调剂利润在存货上做手脚,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就会发生大幅变化。
欧菲光的存货周转天数在2017年以来,虽然略有增加,但变化较小,可以认为年报修正后的的存货是合理的。
公司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周期稳定在80天左右。
那存货金额飞速增长又是怎么回事?主要是因为公司的营收增幅太快了。
因为手机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消费者对手机拍照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手机厂商在拍照功能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走到极端的华为甚至推出了堪比望远镜的系列,并引起了众多话题。
几乎所有的国产品牌都在摄像方面做文章,传统的手机巨头苹果三星也不敢怠慢。
欧菲光的营收也随之高速增长,为了备货,存货增加也是正常。
只要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说明公司的产销比例还在正常范围之内,不会存在太大的风险。
三、存货之外的资产减值损失
除了存货15.60亿的跌价损失外,公司还发生了坏账损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等。
和往年对比,这些金额都相对比较正常,但是需要注意,公司连续几年来坏账损失一直不低。2017年4.53亿,2018年2.05亿。
说明公司的一部分客户信用较差,不能按时还款。这也和最近两年手机行业的大环境有关,一部分规模比较小的手机厂商生存压力非常大。
四、糟糕的内控管理和过重的财务成本
1、内控管理不到位
存货的问题说明公司缺乏有效的内控措施,把责任推给信息系统是不负责任的。哪怕公司每月做一套手工的库存明细表,也可以发现部分商品的期末库存单价不合理。
其实这也是许多大型集团性企业的通病,包括著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固定资产、存货等资产项目无法通过人工盘点进行管理,只能依赖于系统。长此以往,形成了对信息系统的过度依赖,以至于缺失人工监督的环节,甚至有的大型公司还通过财务共享、IT共享等方式裁员,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但是,一旦信息系统出现致命故障,甚至没有成熟的预案来进行处理。
2、财务成本
据公司2018年年报,长短期借款都在大幅增加。带来的后果是2018年的利息支出高达5.52亿,考虑到公司历年来最高净利润也就8个多亿,公司的资金使用成本负担相当重。
五、营收构成逐步优化
剔除掉存货减值的影响,公司的核心业务如何呢?
据公司2018年年报显示,在公司全部产品项目中,摄像头模组高速增长,触摸屏略有增长,传感器则不断萎缩。
这也和市场环境有关,公司的传感器主要是早期指纹传感器,如今在高端手机上已经淘汰,虽然尝试转型 汽车 、家居等方面,但市场尚未到达爆发期。不过,在华为、OV、小米等国产手机的引领下,屏下指纹技术走上前台,很快进入爆发期,作为VIVO、三星等手机的屏下指纹供应商,公司的传感器业务又有新的生机。
市场对触摸屏和摄像头尤其是双摄的需求愈发强烈,所以公司的摄像头模组还会持续高增长。
从毛利率情况看,2015年以来,公司的摄像头模组的毛利率没有明显变化,也就是说,公司的核心盈利能力并没有变化,随着销量的激增,公司仍有较大的释放利润空间。
六、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的意义
众所周知,亚马逊连续亏损十几年,京东也曾十多年亏损,是什么让投资者坚定不移的投入资金供其烧钱?又是什么让它们终于翻身盈利?
是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个指标是衡量一家公司“真实”现金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
京东上市以来,绝大多数年份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都是正数,意味着公司的主营业务中收到的现金和支付的现金,收支相抵后,还有结余。
所以在判断一家企业是否有投资价值的时候,最核心的指标不是净利润,而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欧菲光呢?
2018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6.45亿。
也就是说,公司虽然亏损,但都只是账面的“浮亏”,公司经营并没有太大问题,并且实实在在赚到钱了。
银行账户有结余,公司就有翻身的希望。
在大客户需求明确增加、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率基本不变、现金流可观的情况下,计提大额减值,对于公司来说等于预留了未来的利润空间。
所以,公司是否被低估了呢?
发布于 2022-12-12 07:49:48 回复
发布于 2022-12-12 14:16:46 回复
发布于 2022-12-12 05:42:33 回复
发布于 2022-12-12 13:29:41 回复
发布于 2022-12-12 09:28: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