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二线电池企业,路在何方? | 汽车产经
7月底的动力电池行业,风起云涌。
这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使得电池供应不足的新闻层出不穷,“电池荒”似乎比“芯荒”来势更猛。
广发证券在最新研报中预测,根据目前的产能规划,2023年电池产能缺口才有望缓解;而到2025年,这一缺口又将继续扩大。
那边,不久前一条宁德时代起诉中航锂电侵权的新闻,让中航锂电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二线电池企业与频频登上头条的宁德时代一起引发了外界关注。
有分析认为,宁德时代之所以在此时发难,与近来二线电池企业的向上突围不无关系。
不过不管原因究竟怎样,动力电池市场的火热正为玩家们带来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是毋庸置疑的。
那么在如今的条件下,身处二线的电池厂们路在何方?是趁机突破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封锁,抑或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被雨打风吹去?
1,逐渐崛起的二线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了52.5GWh,同比大涨200.3%。
与2020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排名4-10位的二线企业市场占比达到了19.3%,与去年相比增长明显。
而在这其中,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企业的增速更为惊人。
在2018年时,中航锂电的全年装机量还仅为0.71GWh,排名全国第九。
2019年,中航锂电取代宁德时代成为广汽乘用车动力电池的最大供应商。在2019年和2020年时,其装机量分别达到了1.49GWh和3.55GWh,国内排名第六和第四。
而在此次全球范围内的“电池荒”中,中航锂电的版图又有了进一步扩展。
今年年初,中航锂电与上汽通用五菱合作成功,开始为宏光MINI EV提供电池。在4月份时,中航锂电的装机量一度反超LG化学,登上第三的位置。有不少业内人士预测称,其2021年全年的装机量也极有可能超越LG化学。
比中航锂电发展更快的,是有着车企背景的蜂巢能源。自去年4月实现装机配套以来,蜂巢能源便一路高歌猛进。
2020年8月,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装机量首次冲进TOP20,此后又连续5个月位列前十。
凭借与长城、吉利、东风等企业的合作,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实现了279倍的同比增长。
在7月12日时,蜂巢能源发布消息称,已经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总额约160亿元的订单,在跟宁德时代、比亚迪、三星和LG化学等几个供应商的PK中获得了胜利。
而在今年,他们的目标是要进入国内电池企业TOP5的行列。
虽然从市场份额角度来看,如今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一线电池企业占有绝对优势,但中国汽车动力电池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现在,动力电池的市场很大,并不是哪一家或哪两家企业能够独打天下的时代”。在她看来,从第二梯队中再发展出来5家、10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才是比较理想的产业状态。
而蜂巢能源高级副总裁王志坤也认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高速增长,这也意味着从今年开始,动力电池行业才进入到真正比赛的阶段,“以前的头部企业和现在的新晋企业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角逐”。
于是,为抓住这一轮的发展契机抢占份额,近来二线电池企业们在产能规划上也纷纷大展拳脚。
2021年,中航锂电量产、在建及开工的实际产能超过100GWh,2022年产能规划200 GWh,2025年的规划则达到了300+GWh。
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的新增产能也达到了90GWh,2025年的目标要达到200GWh。
而国轩高科也计划到2023年产能达到80GWh,2025年达到100GWh。除此之外,在今年上半年时,孚能科技、亿纬锂能等也均有新项目开工或签约。
2,技术竞争下如何生存
不过,尽管前景广阔,但此次宁德时代对中航锂电的起诉,也让电池企业之间技术竞争的问题再次浮出了水面。
据宁德时代表示,中航锂电涉嫌侵犯了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涉嫌侵权范围覆盖其全系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宁德时代胜诉,那么中航锂电将面临全线产品禁售的风险。
而从宁德时代此前的动作来看,在起诉中航锂电之前,他们对友商发起专利战的谋划已经筹划已久。
在今年3月上旬的“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曾专门提交过一份关于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的提案。
而在两会结束后不久,宁德时代就以“侵犯电池防爆设计专利”为由,把同样生产动力电池的塔菲尔告上了法庭。
虽然从目前的消息来看,两桩案件都暂无下文。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在动力电池这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掌握更多专利的一线电池企业或将更加广泛地打响专利之战。
从今年工信部发布的多个批次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来看,如今,各个电池企业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上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或许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不少二线电池企业纷纷将精力放到了下一代电池技术的研发之中,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蜂巢能源无钴电池
例如,从2019年开始,蜂巢能源便开始专注于无钴电池的研发,并于7月16日实现了首款无钴电池的量产下线。
据蜂巢能源的技术人员介绍,这一电池的能量密度为240wh/kg,不仅比高镍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且更安全。
抓住无钴的商业化契机进而跻身一线,蜂巢能源的野心显而易见。
而在宁德时代、LG化学等高镍电池出货量不断增加的当下,孚能科技的高管也表示,高镍电池在大电量情况下的安全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他们的技术路线是直接跳跃到半固态电池上,寻求弯道超车。
可以说,如今处于第二梯队的企业大多拥有自己的独门秘籍。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在马小利看来,二线电池企业在未来有很大的机会,“只要有创新发展的思维,突围是迟早的事”。
3,绑定车企,站稳脚跟的“捷径”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研发资金相对较少的二线电池企业来说,依靠新技术弯道超车并不简单。
要想站稳脚跟,与车企绑定是更为简单有效的方式。
在二线电池企业中,蜂巢能源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必然离不开长城汽车的支持。
再以国轩高科为例。今年5月,大众中国正式入股国轩高科,以87亿元人民币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轩高科在之后的公告中表示,募集到的资金会要用于高比能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和三元正极材料项目。
有了大众中国的支持,国轩的“补课”效果也十分明显。在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国轩高科能量密度超过200 Wh/kg的三元锂电池已经实现装机;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达到了160Wh/kg,两者均与第一梯队不相上下。
在7月20日时,国轩高科还宣布,合肥国轩与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拟在新站高新区建设2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未来这一基地将专注于大众汽车标准电芯的生产制造。
而至于其他那些并没有车企背景的电池企业,近来也纷纷加速与车企绑定:
去年年底,中航锂电在Pre-A轮融资中得到了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的支持;孚能科技继去年年中引得戴姆勒入股之后,今年5月中旬又与吉利正式签署了协议成立电池工厂。
关于这一趋势,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此前曾直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涉足动力电池领域,而这种趋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4,写在最后
不过,就在二线电池企业风风火火抢占市场份额之时,7月29日下午,动力电池行业的绝对一哥——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发布会如期举行。
从锂电池到钠电池,坐拥市场和资金优势的宁德时代这次似乎又将走在技术的最前列。
由于钠原材料的价格远低于锂,这一电池技术的发布对于整个动力电池行业来说,或许又将是一个巨变时刻。
而对于二线电池企业的崛起来说,不确定因素似乎又增加了一个。如何应对挑战,二线电池企业无疑需要拿出更先进的技术和更具智慧的策略。
崛起的中国电池企业与发展往事 | 汽车产经
不止是汽车品牌存在鄙视链,在消费者心中,动力电池也是有鄙视链的。
不久前,零跑汽车在产品交付后就因宣传中的中航锂电(中创新航)电芯被替换为了欣旺达遭到了消费者的投诉。
虽然说投诉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质疑零跑“虚假宣传”,而不是电池质量与欣旺达本身,但有意思的是,这名消费者曾向媒体表示:
“我当时其实有点介意,它不是宁德时代的(电池),然后我做足了功课,想了一下,中航的也还可以,我才下订的。”
言外之意,欣旺达还是“被嫌弃”了。
动力电池行业在车企有意无意的引导下,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身上。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分散供货风险,二三线电池企业必然也会加速进入消费者视野。
虽然在短时间内,这些企业在规模上还远不能与巨头们相提并论,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的发展故事同样充满看点。
NO.1[ “顺风顺水”的电池新势力 ]
拿这次躺枪的欣旺达来说,今年以来,它可谓动力电池行业最闪耀的新星。
一切还要从一则融资公告说起。
今年2月底,欣旺达发布公告称,旗下的汽车动力电池板块获得了19家企业24.3亿元人民币的增资。
在建成1GWh产能就需要投入四五亿元的电池行业,这并不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但这则公告还是让欣旺达成功从Nobody变成了Somebody。原因就在于在这19家注资企业中,车企占了6家。其中投资金额排名前三的还是“流量大咖”理想、小鹏、蔚来。
有了“蔚小理”的加持,欣旺达开始显露黑马姿态。
在不久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的上半年装机量数据中,欣旺达已经排名第7,堪称增速最快的一个。在去年此时,它还完全未出现在TOP10榜单之中。
看起来欣旺达像是小白拿到了逆袭剧本,其实在整个电池领域,它也不是无名之辈,甚至“资历”更老。
1997年,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彼时,比亚迪刚刚成立两年,还没开始造车;曾毓群参与的ATL要在两年后才会成立。
只是一直以来,它专注的都是3C消费类电池,有着全球最大手机电池供应商的标签,但直到2016年,才开始生产电芯,真正进军动力电池领域。
但此时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都已经在动力电池的路上走了很久,逐渐坐稳了第一第二的位置,市值也遥遥领先。
谈到曾经的竞争对手,欣旺达创始人之一的王明旺曾在采访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欣旺达与比亚迪几乎在同一时期进入电池行业,早期我们更关注客户需求和利润,对研发重视程度不够。比亚迪则正好相反。当我们缓过神来时,他们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
如今命运似乎再次给了欣旺达机会,接下来就要看它能否证明自己了。
除欣旺达之外,今年上半年同样势头强劲的还有一家更为年轻的企业——瑞浦能源。
这是一家妥妥的电池新势力,成立至今尚不足5年。
与欣旺达的“草根”出身不同,瑞浦能源堪称标准的“富二代”。它的背后是世界500强青山控股——也就是今年伦镍事件的主角。
手握矿产资源的优势,2017年底,青山控股正式进军新能源领域,成立了瑞浦能源。到2020年7月,就已经成功进入了装机量TOP10。
瑞浦能源的快速发展可谓集齐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除青山控股的资金和原材料支持外,瑞浦能源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研究空间飞行器电池的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首个订单来自温州市政府旗下的温州交运集团,又借由温州交运集团,搭上了郑州宇通、苏州海格等龙头企业;
进入乘用车之后,又乘着宝骏E200和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热销,装机量迅速向上……
在瑞浦能源初战告捷之后,2020年7月,青山控股还投资成立了另一个电池企业——上海兰钧新能源有限公司。
在今年4月初时,青山控股将这两家企业进行了合并,改名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据说接下来它的目标是谋求赴港上市。
说起年轻且顺利的电池企业,另一个代表要数蜂巢能源。
脱胎于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部,自2018年独立之后,蜂巢能源的发展一路向上:
2020年9月,进入国内电池装机量TOP 10;
2021年8月,在全球范围也能排到前十的位置。
从蜂巢的发展路径来看,它和比亚迪旗下的弗迪电池十分相似。甚至在产品命名上,蜂巢去年推出的短刀电池也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采用了相似的套路。
在2021年时,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一场发布会上说,他们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订单已经将近400GWh。与这一订单相对应,到2025年他们的目标产能要达到600 GWh,在所有动力电池企业中是仅次于宁德时代的存在。
不过,在这个野心勃勃的计划推出后没多久,宁德时代就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对蜂巢能源进行了起诉。在此之前,宁德时代有9位离职员工在竞业协议限制期限内入职了蜂巢。
如今,虽然这一案件一直没有下文,但对于一帆风顺的蜂巢能源而言,这无疑算是一场波澜。
NO.2
[ 竞争激烈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
如果说,动力电池新势力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踩中了机遇,那么没有天生光环的企业想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更狠、更拼。
这些动力电池企业有多拼,流传最广的段子恐怕要数王传福喝电解液。
2008年,在决定是否投资比亚迪之前,巴菲特安排下属大卫?索科尔到深圳做尽职调查。面对索科尔对电池环保性的质疑,王传福直接倒了一杯电解液,一饮而尽。
索科尔当时的内心活动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事后一个被经常提到的事情是,考察完的索科尔对比亚迪本身的汽车业务并不看好,认为它“远远赶不上丰田汽车”。但对于王传福其人,却不吝赞美,向巴菲特表示,“This
guy's amazing. You want to meet him.”
在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的今天,环保性已经不再是动力电池企业的主要制约,但市场规模和客户数量,依旧是发展的关键。
尤其是对于二三线企业而言,如果没有瑞浦和蜂巢那样的靠山,要解决这一问题,恐怕就得对自己“狠”一点。
来看看如今装机量排名第三的中航锂电重新崛起的故事。
作为一个曾经辉煌,但随后又跌入低谷的老牌动力电池企业企业,中航锂电的重新崛起要从“抢到”广汽这个大客户说起。
广汽原本最主要的电池供应商是宁德时代。甚至在2018年时,双方还决定要合资成立电芯厂——时代广汽。
根据最初发布的规划,这一项目计划2020年底投产,但在执行过程中,双方的合作却一直推迟。以至于到了2020年底,有媒体在报道中表示,这一项目“部分建筑如宿舍楼、食堂部分的地基还没打”。
这边广汽与宁德时代的项目陷入了暂停,那边中航锂电和塔菲尔看到了“撬墙角”的可能。最终,中航锂电凭借低价胜出。
有媒体报道显示,2019年,中航锂电对广汽电池模组不含税的价报价为0.78元/Wh,相比宁德时代的1.05元/Wh,便宜了近四分之一;
到了2020年,中航锂电的报价再次下降到0.6~0.62元/Wh,仍然比宁德时代的0.9元/Wh要便宜。
低价为中航锂电提升了竞争力,但同时,也导致它的毛利率一直很低。
去年中航锂电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他们的毛利率为13.6%,到2021年则是5.5%。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存在明显差距。
虽然说,对广汽集团的争夺,以及从去年开始的专利之争,让宁德时代与中航锂电之间有了些水火不容的意味,但在抓住客户的拼劲上,他们却称得上是同道中人。
作为龙头老大,宁德时代的拼劲可以说是刻进骨子里的,是每个员工都必备的素质。
在宁德时代,经常被提到的是“奋斗100天文化”。
早在2016年,996还未像如今这样普遍时,宁德时代就已经要求员工每天加班到晚上九点,奋斗一百天交付产能。曾毓群更是在邮件中对全体员工表示,“对于竞争对手,要以老子跟他拼了的精神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彼时宁德时代还未“封王”,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是松下凭借与特斯拉的合作稳居第一,比亚迪紧随其后,宁德时代排在第三。但是到了2017年,宁德时代就已经超越松下,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一。
一位在宁德时代创立初期加入的工程师曾表示,宁德时代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超越松下、LG新能源等成为动力电池巨无霸,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效率的重视。
据这位工程师表示,宁德时代内部有多个专管效率的部门。在紧抓效率,不断压缩lead time(生产时间)的要求之下,员工们的确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也正因如此,宁德时代在很多流程上创造了纪录。
NO.3
[ 偏执与坚持也会成为限制 ]
在关于宁德时代的报道中,除了对奋斗文化的描述,另一个被经常提到的关键字是“赌”。它来自于曾毓群办公室曾经挂着的一幅字——“赌性坚强”。
甚至相较于“爱拼才会赢”,他是更欣赏“赌”的。用他的话来说,“光拼是不够的,那是体力活;赌,才是脑力活”。
靠着一股赌性,曾毓群进军动力电池行业并选择曾经并非主流的三元路线,最终大获全胜,一举奠定了宁德时代的万亿江山。
但是与曾毓群截然相反,亿纬锂能的创始人刘金成则属于极其谨慎的那种人。从亿纬锂能的产业布局来看,他显然更信奉大部分投资者奉为圭臬的一句话——“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与王传福和曾毓群类似,刘金成最初也是做消费类电池起家。但区别在于,直到2015年亿纬锂能才开始入局动力电池。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很谨慎,2014年前,我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一个怀疑论者”。
而且与比亚迪专注磷酸铁锂,宁德时代最初押宝三元锂不同,亿纬锂能的产品线非常齐全:
从消费电池到动力电池,再到储能电池,从磷酸钠铁锂到三元锂,从方形封装、软包封装,再到圆柱封装,亿纬锂能几乎把电池的所有技术和应用路线都做了个遍。
而这也被认为是亿纬锂能一直徘徊在主流边缘的重要原因。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的话来说,“亿纬锂能产品线比较全,市场份额比较小,因而没有规模经济效益,生产成本会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要高。”
与亿纬锂能的全方位布局相对,在二三线电池企业中,有一家则几乎是另一个极端——孚能科技。一直以来,它都专注于三元软包电池,以至于投资者都忍不住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建议它去拓展下其他方式。
在2020年时,孚能科技曾因戴姆勒的入股获得过一波关注。彼时曾有不少人期待,孚能得到戴姆勒的入股,能否再现当年宁德时代供货宝马获得的加持。不过如今来看,利好似乎还未显现。
与孚能科技有着类似的经历还有一家电池企业——国轩高科。
2021年底,大众正式入股国轩高科成为第一大股东。虽然在此之后外界都在期待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老牌企业能借此彻底改头换面,一飞冲天。但事实上,它在之后又重归沉寂。甚至在上半年的市占率上,它还有些下滑的趋势。
而它的产品和技术,也很少为外界了解。
比如普通消费者也知道a class="7b12-c06f-3b5d-c0cd hidden" href="" title="比亚迪" data
中航锂电前十股东分别持有多少? ,,
总共只有6大股东。如下:
1、中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4.3659%。
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持股比例13.6244%。
3、天津顺盈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4.8352%。
4、北京中关村国盛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2.9863%。
5、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2.2707%。
6、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91751%。
公司简介: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航建航空产业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兴航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7家单位。
共同投资建设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公司,是一家拥有先进管理、技术、制造能力的现代企业。公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
是国内领先的生产100AH以上高倍率、长寿命、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专业公司,是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动力模块技术开发”的单位。
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顺应国家节能环保主题,引领市场消费热潮,技术成熟,未来市场增长预期良好的汽车动力、电力储能产品,具有绿色环保,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充放电迅速、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良特性。
作为当代最有前景的绿色二次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可广泛应用于潜艇、鱼雷、装甲车辆、军用雷达、无人机、卫星等军工领域,电动汽车、城市公交、电动叉车、太阳能蓄电电池、动力UPS等民用领域。
中航锂电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建立起一支一流的科研、生产、营销团队,在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中,科研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先后申请各类专利多达30余项,产品先后通过了ISOA9001质量体系认证。
国家863项目动力电池测试中心测试,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CE认证,在国内和包括欧美等国家在内的海外市场都拥有良好的市场预期和发展空间。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上市股票代码
中航锂电还不是上市公司,所以是没有股票代码的。它是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一起出资建立的,它主要从事电源管理系统和锂电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和研发,它还是国内领先的生产100A以上的大容量、高倍率、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制造公司。
拓展资料:
1、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航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航建航空产业股权投资(天津)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公司,是一家拥有先进管理、技术、制造能力的现代企业。公司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是国内领先的生产100AH以上高倍率、长寿命、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专业公司,是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大容量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动力模块技术开发”的单位。
2、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顺应国家节能环保主题,引领市场消费热潮,技术成熟,未来市场增长预期良好的汽车动力、电力储能产品,具有绿色环保,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充放电迅速、寿命长、可靠性高、生产和使用对环境无污染等优良特性。作为当代最有前景的绿色二次电池,锂离子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可广泛应用于潜艇、鱼雷、装甲车辆、军用雷达、无人机、卫星等军工领域,电动汽车、城市公交、电动叉车、太阳能蓄电电池、动力UPS等民用领域。中航锂电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建立起一支一流的科研、生产、营销团队,在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研发中,科研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产品性能稳定可靠,先后申请各类专利多达30余项,产品先后通过了ISOA9001质量体系认证,国家863项目动力电池测试中心测试,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CE认证,在国内和包括欧美等国家在内的海外市场都拥有良好的市场预期和发展空间。
发布于 2022-07-31 18:49:14 回复
发布于 2022-07-31 19:14:32 回复
发布于 2022-07-31 17:30:35 回复
发布于 2022-07-31 23:12: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