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 1、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 2、2012下半年海南天然橡胶价格走势 ?
- 3、中国橡胶发展历史
- 4、橡胶的发展历史?
橡胶行业发展趋势
【报告名称】 2009-2012年再生橡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 风险预测报告 【完成日期】 2010年1月 【报告价格】【印刷版价】 6000元 【电子版价】 7000元 【两版合价】 8000元
中国是一个生胶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中国每年再生胶消耗量的50%左右需要进口,寻找橡胶原料来源及其代用材料是中国奋斗不息的任务。因此,认真妥善处理好废旧橡胶,对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摆脱自然资源之匮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和现实意义。再生橡胶一直是世界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它一方面可以代替橡胶,缓解了天然橡胶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使废旧橡胶实现了回收再利用,解决了废旧橡胶污染环境的问题。中国再生橡胶工业在生产规模、企业规模、品种档次、工艺技术、装备配套、出口创汇等方面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继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球最大再生橡胶生产国之后,中国已跻身全球再生橡胶工业发达国家行列。同时,中国再生胶行业发展还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和政策不落实等问题,因此,中国再生胶行业应调整企业结构,择优扶强、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和争取优惠政策促进行业发展。随着中国合成橡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产量进一步增加,价格进一步下降,加之入世之后国外合成橡胶的大量进口,将会直接冲击再生胶市场。此外,随着中国胶粉生产技术特别是精细胶粉生产技术的日臻完善,市场对胶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预测2010年全国橡胶消耗量约295万吨,需要再生胶、胶粉59万吨。 2009年,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组织、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制定的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调整指导意见已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废橡胶综合利用产业调整重点将锁定污染综合治理配套化、工艺技术节能化和产品结构精细化。今后3年内,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将以新型节能、环保工艺装备对原有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使95%企业达到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的国家二级标准,30%的企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产品生产能耗要比2007年降低26%。将重点发展特级轮胎再生橡胶、特种合成再生橡胶,争取该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使用量以15%的速度稳定递增。同时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工艺和无恶臭新型活性剂、再生软化剂,从根本上解决尾气污染及产品稠环芳烃超标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从五方面入手:扩大污染综合治理的配套能力,以工业粉尘治理、脱硫工艺尾气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循环利用、工业烟气的达标治理及总体配套能力为重点,使污染综合治理比例在现有占产业80%基础上提高到95%;进一步研发更高效、节能的环保装备,为污染综合治理由国标合格向国标优级提升提供保障;研发无污染助剂,从根本上解决矿物焦油造成的二次污染;使用新型节能粉碎机、脱硫工装和后加工机械替代低效能机器,实现节能增效;研发特种合成橡胶的再生方法,让氯丁胶、丁腈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等合成胶再生品种得到批量应用。目前国内已形成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十大区域为主的废橡胶综合利用格局,但区域间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地区生产方法原始粗放,环保治理不完备。虽然主流再生橡胶企业污染物治理已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但也存在少数不规范生产的小、乱、差企业。从产品结构来看,2008年特级轮胎再生橡胶仅占再生橡胶总量的12%-15%,三元乙丙、丁腈、氯丁及特种橡胶中的氟橡胶、硅橡胶尚未得到量化应用,产品附加值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咨询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国家经济信息中心、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再生橡胶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结合我公司对再生橡胶相关企业的实地调查,对我国再生橡胶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赢利水平与企业发展、投资策略与风险预警、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等进行深入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再生橡胶行业的前景与风险。报告揭示了再生橡胶市场潜在需求与潜在机会,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对银行信贷部门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2012下半年海南天然橡胶价格走势 ?
今年的大环境不是太好,各个行业都受影响,尤其是运输业。
总体趋势应该是微降!
中国橡胶发展历史
然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可以说,没有中国天然橡胶产业的发展,就没有橡胶工业的百年荣光。自引入天然橡胶至今,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已经有111年的历史。到2014年底,中国种植橡胶面积已超过1700万亩,年产干胶愈80万吨,成为世界第四大天然橡胶种植国。百多年里,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中国橡胶工业“无米之炊”的窘境是如何一步步缓解的?
没有天然橡胶就没有现代化
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秘书长郑文荣表示,天然橡胶和钢铁、煤炭、石油合称四大工业原料。目前,世界上的橡胶制品已有8万多种,在现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建设、航天航空航海、医疗卫生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譬如,卡车轮胎中天然橡胶占60%-70%,飞机轮胎中占90%-100%,一艘35000吨军舰需橡胶68000千克。据世界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计算,橡胶消费量和钢铁产量保持的比例,一般应在1-1.5∶100,即消耗100吨钢铁,同时就要消费1-1.5吨橡胶。可以说,没有橡胶,就不可能有现代化。
天然橡胶因其分布地域和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是一种典型的约束性战略资源,全球宜植天然橡胶的土地不超过3亿亩。可以说,谁撑控了橡胶资源,谁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就大。
百年橡胶史的浮浮沉沉
据郑文荣介绍,1904年,当时的云南省干崖(今盈江县)土司刀安仁从新加坡购买巴西三叶橡胶树苗8000余株,大费周折,运到云南省盈江县新城凤凰山的东南坡种植,开始中国的橡胶种植历史。这批中国最早引种成功的橡胶树,到现在还有一株顽强地存活着。
从那以后,一些爱国华侨和有识之士先后多次引进橡胶树苗,在中国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成功种植。到1949年,国内已经有各类型小胶园4.2万亩,橡胶树120万株,年产天然橡胶199吨。
从1950年到2015年的65年间,中国天然橡胶产业起起伏伏,经历了以下6个阶段。
大规模植胶起步(1950-1957)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天然橡胶被禁运。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做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1951年10月,华南垦殖局在广东省广州沙面成立,叶剑英兼任局长。1952年初,天然橡胶研究会成立。1953年1月,林业部云南垦殖局成立。到1957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118.14万亩,干胶产量587吨。
初期植胶高潮(1958-1965)
受“大跃进”影响,植胶区掀起高指标、快速度、大增人、大建场、大开荒、大种胶的高潮。1961-1962年,农垦部要求各农垦植胶区狠抓发展速度调整。1963-1965年为生产黄金期,这一时期,农垦部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与广东(含海南)、云南垦区的科技人员总结出胶园建设的“四化”(良种化、林网化、梯田化、覆盖化)、“五提前”(提前规划、提前开垦、提前造林、提前育苗、提前种覆盖作物)以及“三保一护”(保土、保水、保肥、护根)的经验,中国天然橡胶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到1965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265.02万亩,干胶产量1.81万吨。
曲折的发展历程(1966-1978)
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天然橡胶生产发展缓慢。1969年3月和1970年3月,随着广东和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及大量接收城市知识青年,当地掀起又一次“大发展”的高潮,开荒种植的面积很大,但保存率不足30%。1975-1978年,国家主要是恢复科学种胶、科学管胶和科学割胶的技术规程,同时做好前几年大发展胶园补换植工作。到1978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552.05万亩,干胶产量10.16万吨。
坚持改革发展(1979-2001)
1984-1989年,中国针对天然橡胶发展提出“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在59个国有农场和6个场并村实施60万亩新种和更新项目。1990-2001年,国家进一步明确对天然橡胶生产采取“保护扶持、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方针。到2001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942.05万亩,干胶产量47.75万吨。
加速发展阶段(2002-2011年)
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橡胶工业飞速发展。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我国天然橡胶产业的意见》。广东农垦等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还到境外开展国际合作。
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仅中国天然橡胶协会的会员单位,在境外投资或控股的橡胶园已超过200万亩(含毒品替代种植的胶园),相当于国内种植面积的1/8,投资建设或控股天然橡胶初产品加工厂20余个,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00万吨。中国出现了国有民营两翼齐飞、境内境外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中国天然橡胶发展历程中最好的十年。到2011年底,中国橡胶树实有面积达到1621.97万亩,干胶产量75.08万吨。
产业发展陷入低谷(2012年至现在)
2011年之后,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多种因素影响,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下跌。胶工、胶农弃胶改行,胶园推迟割胶、提前停产、弃管、弃割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胶园改种其他作物,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体系完善的第四产胶国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累计生产天然橡胶1400多万吨。2014年,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超过1700万亩,产量愈80万吨,种植面积与产胶量均居世界第四位,成为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大国,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天然橡胶产业体系。
一、形成较为成熟的种植和加工体系。中国已建成海南、云南、广东三大天然橡胶优势种植区域。农垦系统的天然橡胶生产企业和农场坚持集团化、产业化和股份制改革方向,并卓有成效。
二、形成较为完善的研发推广体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成为基础科研和应用科学研究的核心机构,海南、云南、广东农垦也有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和推广体系。
三、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2001年,海南农垦总局率先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天然橡胶电子交易中心,实现农垦天然橡胶交易电子化,云南农垦、广东农垦也相继建立天然橡胶电子交易中心,并在2004年实现三地联网。
四、创立新型产业和环保型人工生态系统。这既是一个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政治效益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又是一个能安排农村人口就业,促进边远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生态环保型产业。
此外,天然橡胶作为战略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发展规划等各方面都得到国家大力支持
橡胶的发展历史?
橡胶发展历史:
世界橡胶工业百年发展史:大体划分为形成时期、发展时期、繁荣时期及稳定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形成时期 早在11世纪,南美洲人民即已开始利用野生天然橡胶。
1736年法国人C.孔达米纳参加法国科学院赴南美考察队,观察到三叶橡胶树流出的胶乳可固化为具有弹性的物质。后来,亚马孙河流域的野生三叶橡胶树的胶样被寄回巴黎,开始引起了欧洲人的注意。
1823年C.麦金托什在英国建立了第一家防水胶布工厂。在同一时期,英国人T.汉考克发现橡胶通过两个转动滚筒的缝隙反复加工,可以降低弹性,提高塑性。这一发现奠定了橡胶加工的基础。他被公认为世界橡胶工业的先驱。
1839年美国人C.固特异发现橡胶与硫磺共热可以大大增加橡胶的弹性,不再受热发粘,从而使橡胶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橡胶硫化方法的发现对推动橡胶的应用起了关键的作用。19世纪中叶,橡胶工业已开始形成。它已能生产胶布、胶鞋、胶管、胶板及一些日用品等。
发展时期 19世纪末期,汽车及汽车轮胎的出现推动了橡胶工业的蓬勃发展。
1845年英国人R.W.汤姆森首次提出了充气轮胎专利。
1888年英国人J.B.邓录普制造出第一条充气自行车胎。1895年第一条充气汽车轮胎问世。不久,汽车轮胎开始了商品生产。为了改进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的使用性能,1893年J.F.帕尔默将帘布(见帘子线)用于自行车胎。
1900年帘布开始在汽车轮胎上应用。
1906年,美国人G.厄诺拉格用苯胺作硫化促进剂。
1912年S.C.莫特发现了炭黑的补强效果。不久,防老剂也应用于橡胶加工。1916年F.H.班伯里提出了橡胶密炼机(见塑炼)专利,橡胶加工机械相应得到了完善和发展。橡胶加工技术在这一时期中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橡胶工业的迅速发展,原用野生的天然橡胶在性能和产量方面已不能满足需要,19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天然橡胶的人工栽培。到20世纪20~30年代人工栽培的天然橡胶已经逐步取代野生橡胶,成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天然橡胶供不应求,德国开始了甲基橡胶的小批量生产,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橡胶制品。这种合成橡胶质次价高,战后即停止了生产。
30年代开始了合成橡胶商品化的生产,聚丁二烯橡胶(即丁钠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 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等相继投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对战略物资的需求,合成橡胶及与战争相关的橡胶制品如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各种军车用轮胎的生产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繁荣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国家中的汽车等工业蓬勃兴起,推动了世界橡胶工业的大发展。
1943年钢丝帘布轮胎问世,1948年,法国米什林公司试制成功子午线轮胎。同年,无内胎轮胎也问世。
1953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研制成功。1956年,有规立构合成橡胶开始在轮胎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部分天然橡胶使用。
1965年,热塑性橡胶开始应用于胶鞋及胶粘剂。1970年,首批浇注轮胎(用聚氨酯橡胶)诞生。
1972年,芳纶帘子线开始投产。这一系列重大的技术突破,为橡胶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原料和技术基础。
70年代初期,橡胶加工及橡胶合成的生产技术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从橡胶的耗量看,1950年世界耗胶量为2.3Mt,1973年达到了10.89Mt。1950年世界轮胎总产量为1.4亿套,而1973年猛增到6.5亿套。其他各类橡胶制品的生产量在 70年代初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是世界橡胶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发布于 2022-07-09 14:23: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