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科技未来发展走势-我国国防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

文章简介:

国防战略环境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坚持以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为动力,推进国防建设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是实现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只有站在国防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在某些关键领域占领高科技制高点,才能推进国防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

一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对外引进的关系,推进国防建设持续发展。紧密结合军事需求,自主研究发展战略性、基础性重大科技项目,重点引进关键技术,避免分散、多头重复低水平引进。把技术引进同消化、吸收及创新结合起来,加速引进装备国产化,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拓宽引进渠道,实现多元化战略引进,避免过分倚重一两个特定对象。

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力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要以未来安全需求为牵引,加强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防科技发展,抓住可能出现的重要新技术,加强对国防前沿技术的预先研究,瞄准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沿,抓住关键技术,集中财力、物力发展能够对提高军队威慑和实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武器装备。同时要加强基础研究,根据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制订出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计划,力争在基础研究上有所突破,努力增强我国国防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三是加强理论创新,构建国防建设发展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关注国防战略形势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变化,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防发展观,深入探讨未来国防建设可能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建设信息化国防、打赢信息化战争、实现国防建设科学发展作为理论创新的主题,注重理论的超前性、实用性和综合性,构建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国防建设发展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国防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中国国防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国防的现状:

中国的国防建设是以现代化为中心,实现国防现代化 ,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总理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号召。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实现包括国防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经过不断的努力,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成就,建立了较完整的国防科研与国防工业体系;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由过去单一的陆军发展成为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的诸军种、兵种合成军队;武器装备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发展,掌握了导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进一步增强了遏制战争的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取得了伟大成绩。

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走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2015 年 3 月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进入波澜壮阔的大变革时代。核心军品科研生产能力仍由国有军工系统掌握,非核心军品充分依托国民经济体系协作。

中国国防的未来:

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国防现代化发展道路。武装力量特别是军队的现代化是重点。实现国防现代化,要求国防科学技术要走在发展的前列,不断提高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为武装力量的现代化提供先进的物资技术基础。抓好国防人才、国防体制、国防动员、国防理论、国防法制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的综合国防力量。

国防建设的战略:

1、第一步到2010年,重点是压缩规模、优化结构和发展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为今后发展打下较好基础。

2、第二步到2020年,力争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3、第三步到2050年,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扩展资料:

完备的国防工业体系是独立自主研发先进武器装备的基础。我国是世界上除美、俄外唯一一个具备完备国防工业体系的国家。

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共和国同岁,至今已有近 70 年的历史。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在接收国民政府遗产和解放区兵工厂的基础,在苏联援建下完成初建;1965 年起通过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 70 年代末建成基本完备的国防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为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压缩军费,武器装备建设徘徊不前、差距扩大;1999 年驻南使馆被炸后全面推动高新武器装备建设,近 20 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

中国国防建设基本内容包括:

1.国防领导体制和军队指挥体制的确立

2.国防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使用和管理

3.国防教育的实施

4.国防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

5.国防工程设施

6.常备军战斗力和战备水平的提高

7.国家动员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8.国防立法以及国防理论的研究

军事科技的发展趋势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今世界,军事科技正加速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复合发展,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发展的态势和多点突破、深度融合、广泛渗透的特征,对国家军事实力、综合国力以及国家安全和战略主动权产生重要影响。

人工智能的关键支撑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低成本、微小型智能化系统呈井喷式发展,“下一代机器人”浮出水面。无人坦克、遥控工程车等陆上智能平台崭露头角,正在成为可实施精确打击的主战装备和支援力量。

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世界军事强国顺应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纷纷调整军事战略,努力争夺军事科技制高点。

战争时空特征发生变化。军事科技推动战争进入新形态,战争时空观随之出现革命性变化。作战空间将突破地球三维空间的约束,不断向太空、网络和电磁空间、深海和极地等“全球公域”拓展。

战争从来都是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综合较量。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虽然技术因素的重要性逐步上升,但人仍然是战争制胜的决定因素。军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人与技术装备高度一体化,重视技术和装备因素其实就是重视人的因素。

作战当中是人与人的对抗,我们最想猜透的是对方,他的企图是什么?他到底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他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些通过我们平时的,比如历史上的战例的积累,以及平时观看对手的一些作战理论演习,从中去总结,去挖掘它的客观规律,把这个规律掌握住了,在作战当中,我们一旦收集到这样的信息,它就可以为指挥员辅助的提供,他可能要干什么,他可能采取什么行动,这样就会根据人工智能的提供,这种辅助信息,进而采取我们有对应的策略。

传统战争样式发生变革。科技进步使战争形式多样化成为常态,战略、战役与战术行动趋于融合。多元作战力量和作战行动分布于战场全维空间,战争无前方后方之分、军用民用之别。网络、电子、太空、无人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可能推出全球一体化联合作战、全球快速打击、网络空间战、混合战争等新型作战样式。攻防一体、跨域协同、并行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逐级搏杀、累积制胜的传统大规模战争模式走向终结;传统战争不会消失,而是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原文链接:https://211585.com/12903.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8 00:42:51  回复
自主开发能力。拓宽引进渠道,实现多元化战略引进,避免过分倚重一两个特定对象。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力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要以未来安全需求为牵引,加强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密切关注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防科技发展,抓住可能出现的重要新技术,加强对国防前沿技术的预先研究,瞄准武器装备发展的前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