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的转换就是重分类吗-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吗

文章简介: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定义

金融资产重分类,主要是指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等三类金融资产之间的重分类。任何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其他金融资产也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出售或重分类了的一部分(较大比例),表明它违背了持有至到期的最初意图,那么,剩余部分也不能再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而应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且在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不能把任何金融资产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两年”的限制是一种惩罚。两年以后,符合条件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金融资产的"重分类"什么意思 是重新分类的意思?

重分类是4类金融资产的重新划分。如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持有目的改变等可以重新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反过来不能把交易性金融资产重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

为什么金融资产要重分类?

因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企业直接指定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该金融资产的类型定义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要记入当期的损益,在利润表上予以反映。从而影响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的规定该类资产是不能重分类为其他类型(1.应收账款和贷款2.持有至到期投资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融资产的,这里不能重分类,只是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作这样的规定,是基以一定的如下现实考虑的。

1.既然企业将一项资产起初确认为交易性的金融资产或直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那么企业就不能随意的改变这种承诺。因为投资者是根据你企业会计报表信息来做决策的,企业随意改变自身的决策和承诺。那么市场的投资人又怎们凭借会计报表信息来做决策。

2.基以企业利用会计准则规范调节利润的考虑,也不宜允许以上资产的重分类。如允许这种重分类的存在,那么企业在该资产的公允价值较高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在资产价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重分类,重新确认为其他类型的资产(如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是以摊余成本计量)。以成本计量,资产的公允价值的下跌不必进行帐面的反映,而以成本计量,就能避免企业在财务报表上体现这种损失,来粉饰报表的数字。如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来确认,虽然其也一公允价值计量,但对于公允价值的变动不是计入损益,而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利润表上也没反映这种损失。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其他资产。在当前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夸大了股票市场的损失,是造成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理解问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寓价值进行后续处理的。因为会计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避免公司利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不一致来回重分类操纵利润。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比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比如企业基于其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需要,将某些金融资产进行组合从事短期获利活动,对于组合中的金融资产,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将其相关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通常情况下,只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才可以在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比如,甲金融企业的某金融负债和某金融资产密切相关且均具利率敏感性,企业将该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而将相关负债却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在这种情况下,该金融资产期末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变动却计入所有者权益,而相关的金融负债却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由此出现会计计量基础不同导致会计处理结果不能较好地反映交易实质的情况。如果将该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比如,某企业集团对所辖范围内全资子企业或分公司的风险敞口进行集中管理以总体控制财务风险,该企业集团采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方式进行管理,每日均以公允价值对该组合进行评价以及时调整组合,来应对相关财务风险。该企业集团管理层对该组合的管理也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集团可以直接指定组合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金融资产,既可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可能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果该金融资产属于有固定到期日、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金融资产,则该金融资产还可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某项金融资产具体应划分为哪一类,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金融资产的分类应是管理层意图的如实表达。

注意:金融资产的分类应是管理层意图的如实表达。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口诀是什么?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权益工具不得重分类,债券类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

金融资产重分类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窍门,但如果你掌握了金融资产的知识体系,这是帮助你清晰理解金融资产的属性和应用场景。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会从下面几点做具体解释:

一、分准权益类和债权类资产。

债权类资产主要指的是债权投资,同时也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权益类资产主要指的是其他权益类工具投资,同时也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 与此同时,权益类金融资产不参与重分类,金融负债类的资产也不能重分类。完全公允模式转别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转相关价值。

二、债券类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

债权类金融产品是用来记录债权责任的各种产品,逻辑的重点是债权,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各类债券、商票、借条等。债券类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但主要分的是业务模式,不分性质。在重分类之后,金融资产按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入账,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综合收益。债权资产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候,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衍生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不能重分类。

衍生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没有合同,也就不导致业务模式的变更,所以不能重分类。另外,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情况也不属于重分类的情况,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债权投资,这种分类情况则需要追调。

最后,你需要额外关注衍生工具所产生的金融资产,因为这个资产可以是实际资产, 也可以是负债,这是一定程度的对赌行为,需要特别对待。


原文链接:http://211585.com/8891.html

相关文章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3:29:29  回复
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寓价值进行后续处理的。因为会计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避免公司利用会计处理方法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0:47:09  回复
重分类的理解问题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寓价值进行后续处理的。因为会计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避免公司利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不一致来回重分类操纵利润。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5:58:03  回复
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就可以避免上述问题。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比如,某企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1:03:39  回复
以直接指定组合中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
访客
访客
发布于 2022-07-05 09:05:40  回复
衍生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没有合同,也就不导致业务模式的变更,所以不能重分类。另外,出售或重分类是由于企业无法控制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情况也不属于重分类的情况,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为债权投资,这种分类情况则需要追调。 最后,你需要额外关注衍生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