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 1、猪价“七连涨”,本轮“猪周期”将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 2、猪价上涨近一个月,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
- 3、中国猪肉价格“七连涨”,新一轮的“猪周期”趋势如何?
- 4、新一轮猪周期开始了吗
- 5、猪价大涨“猪周期”再引热议,本轮“猪周期”将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猪价“七连涨”,本轮“猪周期”将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未来猪价也会呈现出上涨的趋势,但是消费者不必太过于担心,因为生猪价格出现周期性浮动是正常的事情。本轮猪价的上涨,也有助于猪价的市场回归正常,让经营者可以不再亏损,可以有所盈利。
猪价上涨近一个月,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
自4月中旬以来,猪价实现全线快速上涨,养殖户对后市的信心也逐步由悲观转为乐观再转为极度乐观,然后市场出现了疯狂抄底和肥转母,特别是猪价在持续上涨了一个月以后,市场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猪价已进入上行期,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
对于市场上的这种声音,目前行业内也有不同的观点,小编认为观点主要分为三类:
一、业内机构:当前仍属于猪周期尾部。一般而言,二季度为猪市消费淡季,养殖户出栏量会相应减少,近期猪价反弹是短期供需错配的问题,符合猪市季节性规律,并不能作为生猪产能去化到位的主要参考。另外,能繁母猪保有量仍有4177万头,距离官方调控的最高值仍多77万头,产能明显没有去化完全,龙头公司仍在扩张提升市场占率,虽然去年至今养猪亏损较大,但并没有明显去产能。
二、专家团队:猪价已进入上升通道,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认为,两轮生猪价格波谷阶段可以定义为一个完整的猪周期,那么截止2022年3月是上轮猪周期结束,目前新一轮猪周期已开启,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整体行业会处于小幅盈利的状态。
三、规模猪企:对下半年行情较为乐观。对于真正养猪的人来说,更关注的是行情的走势。眼下规模猪场普遍看好下半年行情,特别是四季度消费旺季。不过对于产能去化,规模猪企认为还需要一段时间,认为至少要到三季度才能真正地进入新一轮周期。
对于以上不同观点的分歧,小编觉得还是比较认可周期尾部这个观点,生猪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而供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可能短时间导致猪价飞速上涨,但是从大数据来看,特别是能繁母猪存栏,仍需继续下调,就现在市场的消费情况,猪价或还将继续震荡一段时间。
您认为新一轮猪周期开启了吗?
中国猪肉价格“七连涨”,新一轮的“猪周期”趋势如何?
现在猪肉价格可以说是肯定是会下跌的趋势,为什么说呢?因为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那么国家是不允许电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高到消费者所不能够理解的一个价格,这个价格也是非常不合理的,那么国家就会进行出手干预,这个价格的上涨使得这个价格持续的下跌,这样的话,恢复正常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来说,也是会造成影响的
市场经济平衡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市场经济平衡就是健康,品需求量过大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这个价格持续的上涨,就是需求量大于供应的数量的话,那么价格就会持续的上涨,但是高到一个非常离谱的价格之后,那么很多的消费者就会降低消费的欲望,就会导致需求小于供应的数量,那么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最近商品的价格持续的下降,所以说接下来猪肉价格就会持续的下降了,是毋庸置疑的,到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也是很正常的
国家出手干预
那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到一个非常高的地步,那么人民群众已经非常能接受,这个价格的国家就会进行干预,这个价格的变化,导致这个猪肉价格持续的下降是很正常的,毕竟太高的这个商品价格对于你的市场的秩序来说是造成破坏的,导致人民群众遭受到财产的损失,这样的话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这是国家所不愿意看到的,那么国家就会进行出手干预这个价格的变化
总的来说,接下来猪肉价格肯定是会持续下降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猪肉价格已经是非常的高高,到让人民群众满意决策了,那么大家都会不去购买这个猪肉,猪肉的价格就会持续的下降下来
新一轮猪周期开始了吗
近期“新一轮猪周期即将开始”等言论不断涌入投资者眼中,不少机构都在谈论猪肉板块的机会。要知道猪肉概念指数自20年8月创下历史新高6698.3以来,一直处于较长的调整期。即使21年2月短暂回春,也难掩板块下跌,一路下探至3508.60。但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随着猪肉价格的反弹,猪肉库存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直到最近,有人觉得猪周期临近,这是发动进攻的信号。一个猪周期是什么?有一个行业在a股市场格格不入。其牛熊基本与宏观周期关系不大,完全取决于特立独行的行业周期。甚至让CPI这个最重要的通胀指标本身完全失效。这个行业就是生猪养殖,其行业周期自然就是“猪周期”。总的来说,养猪的积极性与猪肉价格密切相关。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生猪养殖利润高,养殖户自然愿意养殖,也就是所谓的“补栏”。当“补栏”达到一定量时,生猪供应量就会增加,最终导致供过于求。一旦供大于求,生猪和猪肉价格就开始下降,利润下降,大家的养殖意愿就开始减弱。当持续下降到一定程度,供不应求,价格又会上涨。之后繁殖热情重复上述状态,周而复始,即周而复始的循环。猪周期的一般表现是:肉价上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降——大量能繁母猪淘汰——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其核心动力是:生产主体追求养殖利润,简单来说就是“追涨杀跌,价格便宜伤农”。那么,如何确认这个“猪周期”的到来呢?2“W”型双倾角回过头来看,从2006年开始,猪肉价格经历了四个周期。通过前几轮猪周期发现,新的猪周期其实是从2021年10月开始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从去年10月初到今年3月底,生猪价格已经上演了“W型”二次探底。每一个猪周期都会经历一次“W型探底”,在探底的过程中,会有一个理论拐点和一个实际拐点,实际拐点对应的猪价高于理论拐点对应的猪价。为什么?市场认为这很可能与“猪周期”结束的时间点有关。每个周期的第一个价格底部是在四月到五月。这时候农民看到价格见底的信号就会停止补栏,但是猪肉也是季节性消费。4-5月份价格见底的时候是猪肉消费淡季,不能真的去杠,要等到冬季腌制季节。这时候对应的价格就是二次探底。拐点来了,离下一个猪周期开始的时间也不远了。从图像上看,本次猪周期的理论拐点已经出现。三“三阶段理论”国源证券根据生猪养殖股票的配置提出了“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新一轮猪周期开始,资金提前布局;第二阶段:猪价拐点来临,股价和猪价共振;第三阶段:业绩变现。国源证券表示:“目前理论上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即猪价上涨兑现阶段。”按照分类标准,本周期从2021年10月初开始,对应猪价最低点为10.78元/斤。如果以申万生猪养殖行业指数作为参考,养殖板块其实在8月底猪价之前就见底了,市场进入了配置生猪养殖板块的第一阶段。以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的猪周期为例。在这个猪周期中,生猪价格在2018年5月见底,而行业指数也在2017年8月猪价之前见底。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生猪价格与行业指数出现背离,即生猪价格上涨,行业指数下跌。行业指数也在猪价二次探底前(2019年2月)触底,随后开始第二阶段上涨。与本轮猪周期相比,2022年3月下旬开始行业指数与生猪价格出现背离,此后背离程度逐渐扩大。按照前两轮的复盘,这种背离是进入第二阶段的前提。背离收敛是大势所趋,因此板块即将进入第二阶段的配置。从盈利能力来看,这个阶段的配置价值也是最高的。四畜牧业ETF从ETF来看,目前市场上有4只畜牧ETF,统一跟踪中证畜牧指数(930707。CSI)。中证畜牧指数共有35只成份股,其中农林牧渔30只,医药行业3只,基础化工2只。从中信第三产业对应的成份股来看,成份股所属行业以畜牧业为主,畜牧业和饲料加工行业构成中证畜牧指数权重的85.68%。畜牧板块受猪价变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猪价变动影响相关上市公司收益,进而影响中证畜牧指数走势。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猪价在高位盘整后进入快速下行阶段。同期中证畜牧指数远超沪深300;2021年10月价格跌破成本线,小幅反弹,同时触底。整体进入猪周期开启阶段,中证畜牧指数也同时进入下行区间。短期来看,二季度猪价面临下行压力,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新的猪周期,生猪养殖板块将迎来上涨行情。
猪价大涨“猪周期”再引热议,本轮“猪周期”将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
猪肉价格前期出现了超涨现象,未来很难出现大幅涨幅,但是随着周期的启动未来猪肉价格也很难下降。
有数据显示猪肉价格从夏季开始出现了上涨,甚至出现了猪肉超涨的情况,彻底扭转了猪肉价格下跌的趋势,新一轮猪肉上涨周期已经启动。但是本轮周期和以往不同,虽然猪肉周期规律仍然存在,但是价格波动依然受外部因素影响很大。
猪肉价格呈现明显的周期效应,大约每几年都会出现猪肉价格大幅下调的现象,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养殖户亏损出局,猪肉出栏量下滑供应出现短缺,猪肉价格随之上涨。新一轮的猪肉周期启动,循环往复价格出现波动。而且猪肉价格还会随着季节因素出现波动。
本轮猪肉价格启动来源于猪肉价格超跌之后的纠正,加上疫情影响人们普遍存在储备心理,导致猪肉价格短期出现了大幅上涨。随着季节转换,人们对猪肉的季节性消费开始增加,而且随着养殖户养殖热情的恢复,不少养殖户看好后市,出现了惜售的现象,不少养殖户选择二次育肥,这就导致了市面上猪肉供应的减少,前期出现了超涨的现象,透支了未来猪肉价格上涨的空间。
甚至猪肉价格在出现大幅的涨幅之后,会有一段时间出现价格回调,这将影响人们对消费的预期,进而影响猪肉的消费和价格。
猪肉一直是CPI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部门为了人们群众的需求一直在平衡,尤其是猪肉价格高涨的时候会释放大量储备肉,因此猪肉价格在未来很难出现大幅上涨,但是因为季节消费的增加,猪肉价格会一直徘徊在合理的价位,温和上涨符合大众预期。
发布于 2022-10-17 14:19:37 回复
发布于 2022-10-17 15:29:00 回复
发布于 2022-10-17 22:01:37 回复
发布于 2022-10-17 21:15: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