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 1、匿名者是一个什么样的黑客组织
- 2、如何抵御黑客组织"匿名者"ddos攻击
- 3、Anonymous的历史
- 4、匿名者黑客组织的介绍
- 5、俄罗斯部分机构和企业电脑遭勒索病毒攻击是真的吗?
- 6、网络世界的黑客大战
匿名者是一个什么样的黑客组织
1、匿名者黑客组织是全球最大的黑客组织,全球最大的政治性黑客组织,主要分布于美国,其次为欧洲各国,非洲、南美、亚洲等地都有其分部。
2、匿名者”起源于国外,这里聚集喜欢恶作剧的黑客和游戏玩家。他们支持网络透明,但常有人冒充他们的身份来发表一些虚假视频。“匿名者”是一个体系松散但规模庞大的国际黑客组织,黑客们大多出于对计算机的热爱加入其中。
3、2015年11月,针对于2015年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传视频,向IS宣战。
4、2015年12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个人网站被黑,黑客组织“匿名者”称对此负责。
5、2016年1月14日,黑客组织“匿名者”日前宣称,他们为抗议日本在南极洲的捕鲸活动攻击了日产汽车公司的网站。
6、2016年2月2日起,匿名者针对日本南极捕鲸的活动对日本多个政府网站发起攻击。
如何抵御黑客组织"匿名者"ddos攻击
DDOS攻击就是流量型的攻击,只要你的带宽流量足够大,就可以防御,但是50G的DDOS攻击你就跨了,你不可能弄个50G的带宽吧,因为成本太高。
那难道就没有解决办法了吗?当然有:
第1步:隐藏你的服务器IP,使用加速乐就可搞定;
第2步:使用第三方防护来抵御黑客攻击,比如:抗D宝、创宇盾一类的产品即可防护。
Anonymous的历史
“Anonymous”是一个组织松散的全球黑客组织,此前曾攻击了埃及和突尼斯政府网站。2011年2月3日,也门总统萨利赫的网站也遭到该黑客组织攻击,导致无法登录。 北京时间2月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著名黑客组织“Anonymous”周日攻击了意大利政府网站,表达对意大利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满。 2010年12月,Anonymous组织攻击了信用卡公司Visa和Mastercard的网站,作为对其封锁维基解密账户的报复。 2011年6月,Anonymous组织攻击了孟山都Web服务器,并公开了约有涉及全球农业产业的2500名个人信息,这份名单还包括媒体和部分农业企业的其它详细信息。以抗议孟山都开发和销售牛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的种子和农药,包括橙剂。同时也对“有机奶农”生产的“不含有生长激素”的孟山都牛予以披露,同时给出了用于诉讼的联系信息。 2011年8月 黑客组织Anonymous在一份公告中表示,将于11月5日对Facebook发起攻击。 据美国科技博客TechCrunch报道,著名黑客组织匿名者(Anonymous)周三宣称,他们将于9月24日在美国发起一系列网络攻击。匿名者发布新闻稿称,他们和其他网络自由组织将在全美国发起“平静而又强有力”的抗议。匿名者宣布将9月24日定为全国“复仇日”(Day Of Vengence),当天正午时分,他们将在美国多个城市发起一系列网络攻击,目标也非常广泛,包括华尔街、腐败金融机构、纽约警察局等。 匿名者还注册了@PLF2012的Twitter账户,并表示他们将通过该账户对当天的攻击进行“持续报道”。 2012年2月1日,因欧盟支持反仿冒贸易协定(ACTA),国际黑客组织Anonymous近日开始入侵欧盟多家网站,其中包括欧洲议会 (European Parliament)的网站。批评者认为,ACTA将限制表达自由并鼓励服务提供商进行监视。 Anonymous近日对外宣称,将于2012年3月31日攻击13个DNS根服务器,以达到让全球互联网瘫痪的目的,此次攻击作为其发起的“Operation Global Blackout”行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抗议“SOPA(美国《网络反盗版法案》)和为了一己私利而置世界于饥饿之中的华尔街银行家与资本家们”。
匿名者黑客组织的介绍
匿名者黑客组织是全球最大的黑客组织,全球最大的政治性黑客组织,主要分布于美国,其次为欧洲各国,非洲、南美、亚洲等地都有其分部。“匿名者”起源于国外,这里聚集喜欢恶作剧的黑客和游戏玩家。他们支持网络透明,但常有人冒充他们的身份来发表一些虚假视频。“匿名者”是一个体系松散但规模庞大的国际黑客组织,黑客们大多出于对计算机的热爱加入其中。2015年11月,针对于2015年11·13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国际黑客组织“匿名者”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传视频,向IS宣战。2015年12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个人网站被黑,黑客组织“匿名者”称对此负责。2015年圣诞节,推特上宣布他们成功阻止了IS意图袭击意大利的计划。奥地利警方也于26日表示,接获情报指出,圣诞节到新年期间,欧洲多国首都可能发生枪击案或炸弹攻击事件,各地皆加强安全措施严阵以待。2016年1月14日,黑客组织“匿名者”日前宣称,他们为抗议日本在南极洲的捕鲸活动攻击了日产汽车公司的网站。2016年2月2日起,匿名者针对日本南极捕鲸的活动对日本多个政府网站发起攻击。
俄罗斯部分机构和企业电脑遭勒索病毒攻击是真的吗?
俄罗斯石油公司当天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布声明说,该公司的服务器遭到病毒攻击,导致公司官网一度不能访问。此外,公司还不得不启用备用生产管理系统。
另据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央行当天发布警告说,未知的勒索病毒正在对俄金融机构的信贷系统发起攻击,一些银行的服务器已被侵入。
报道说,勒索病毒会锁住被感染的电脑,要求受害者支付价值数百美元的比特币才能解锁。俄罗斯卡巴斯基实验室认为,此次的勒索病毒有别于目前已知的“WannaCry”等勒索病毒,是一种未知的新病毒。
同一天,乌克兰部分政府机构及多家重要企业的电脑遭遇大范围黑客攻击,多地出现互联网中断和电脑故障。乌国家安全部门和警方已采取措施并展开调查。
网络世界的黑客大战
“QQ安全中心发现您的帐号存在异常行为,请查杀木马后立即修改密码。”当你的QQ突然由在线变成离线,同时腾讯安全中心给与这样的警示时,不用怀疑,黑客刚刚“劫持”了它。
黑客,虚拟世界最神秘的群体,常常形无定踪,却又让每个人不得不深陷他们制造的麻烦中。你是否曾疲于防备木马病毒、钓鱼网站、流氓软件?没错,这些都是他们的“杰作”。当然,你也应该听说过“黑客联盟匿名者对IS宣战”、“2001年中美黑客大战”、“白帽VS黑帽”等一系列传奇趣事,并赞叹这群网络精英们的智慧与正义感。
他们是网络世界的“英雄”,还是信息安全的“噩梦”?是“侠盗罗宾汉”,还是“大盗基德”?让我们来揭开他们的面纱。
黑客与骇客
1946年2月14日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4年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群计算机科学研究学院的研究生,经常通宵达旦地分析、研究程序,改进计算机系统。这也标志着一个群体的诞生——他们就是黑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黑客们智力超群,他们常常“劫富济贫”,追求信息的共享与免费。破解口令、开天窗等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黑客间出现了分水岭,出现了一群“电脑捣乱分子”或是“计算机犯罪分子”,他们掌握着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并依靠这种技术实施非法侵入、偷窃、破坏等不良行为。为了区分,人们习惯上称那些以破坏为目的的黑客为“骇客”。
世界上头号骇客是凯文·米特尼克,在他15岁时,已经闯入了“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同时,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
而后,他又先后进入过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的通信网络系统、五角大楼的电脑、联邦调查局系统、几家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的电脑系统。据联邦调查局估计,由于凯文的系统入侵,这些公司的损失高达3亿美元,凯文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被通缉的头号计算机罪犯”。
凯文·米特尼克最终被“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村勉抓获,但他的经历仍一度被誉为黑客界的神话。
白帽与黑帽
而在中国,白帽子与黑帽子的大战也在时刻上演着。中国的黑帽以网络信息牟利,白帽以保护网络安全为职责。白帽世界里,少有科班出身的,他们在网络世界历练得游刃有余后,选择做一个网络漏洞“人肉检测器”,识别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公布其漏洞,以帮助系统在被其他人利用之前进行修补。
黑帽则是通过发现漏洞后,入侵网站服务器,盗取数据库内的资料,进行售卖获利。以“熊猫烧香”为例,孕育这个病毒的三个黑帽,在3个月内获利3000万。
但黑客、骇客,白帽、黑帽的划分,没有绝对的界限,在黑客世界里,由黑洗白、由白变黑的事情常常发生,而身处两者之间,游走于法律边缘的灰帽也是一支重要的黑客力量。同时,这两类群体只是大致划分,世界上还有许多因兴趣、地域不同,而成立的不同的黑客组织。比如在中国,有维护国家利益的“红客”,在国外,有由“年轻的半无政府主义”黑客所组成的“匿名者”。
一场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
“交通信号灯完全失灵,隧道中的汽车对开相撞,股市崩溃,通讯全部中断,所有的电视台播放着同一个画面——历任总统电视讲话的词汇片段被剪切在一起,拼凑成一篇恐怖的黑客宣言。”这是电影《虎胆龙威4》里面的科幻场景,但这也是互联网时代必须面临的现实挑战。无论黑客、骇客,白帽、黑帽,他们的计算机操作天赋,已经令各国政府和企业大为头疼。
2015年7月,两个黑客开了一个玩笑,他们远程控制了一辆克莱斯勒汽车的操作系统,让它在高速路上突然停止,然后撞进了一个深沟。结果是,汽车公司不得不召回14万汽车。
但这些还只是黑客小打小闹的的游戏,由于每个软件系统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漏洞,也由于网络世界越来越广泛的连通性,黑客已经发展为通过互联网摧毁敌国电力、金融、作战指挥等关键系统的核心“作战部队”。
2001年4月1日,中美撞击事件后,美国黑客组织不断袭击中国网站,中国以红客联盟为主的一些黑客组织则在“五一”期间打响了“黑客反击战”。随着战争的愈演愈烈,网络大战已不局限于中美两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十余个国家的黑客组织纷纷助阵,演变成了一场局部的“世界大战”。
2007年4月27日,爱沙尼亚当局不理会俄罗斯政府的抗议,坚持将苏军纪念碑“青铜战士”像迁往他处,引爆了世界上第一次网络大战。在俄罗斯爱国主义情节黑客们的攻击下,爱沙尼亚政府的通讯系统、报纸网络全部崩溃。
在这些战役中,黑客往往通过获取口令、寻找系统漏洞、放置特洛伊木马程序、电子邮件和帐号攻击、网络监听、节点攻击、偷取特权等方式发起网络攻击。
但相对于这些还是能看得见的战役相比,有些更隐秘的网络战役则在不知不觉中窃取着情报和数据。曾经让全球震惊的斯诺登事件,就是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渗透技术窃取情报的例子。在棱镜门中,美国政府直接从包括微软、谷歌、雅虎、Facebook、Skype、YouTube以及苹果等在内的9个公司服务器收集信息,达到监听全球的目的。
在物联网技术已经十分发达的信息时代,与核辐射一样,网络战争虽不见血,但同样能摧毁一切。官方网站、银行、警方通讯、自动提款机、手机等随身通信设备、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甚至网上投票选举环节都能够因为黑客的进攻而瘫痪。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所说:“网络战威胁对于美国而言,危害等同于核武器和生物武器。”
防范黑客,加固系统是关键
一架无人武装直升机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军事基地上空飞行。突然,地面指挥官失去了联络信号。黑客已经控制了机载电脑,他还会进一步劫持飞机吗?
当然,这个险情没有发生。为了测试无人直升机的网络安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曾经进行了类似的演习。
演习中,黑客可以无限制地接近电脑,尽力使直升飞机功能瘫痪,甚至毁坏电脑,但他们仍然不能扰乱关键系统。对于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来说,作为高可靠性网络军事系统计划部署的一部分,演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在2018年研制出一款不会受到黑客攻击的无人机。
这次演习十分成功。同时,也验证了由澳大利亚研制的Kernel 操作系统内核的安全性。
能保持无人机电脑系统一直安全的关键,在于它的操作系统。Kernel是电脑操作系统的中央核心区,有一些可靠的特质。例如,它只能执行那些已经设定好的指令,它的代码未经同意不允许更改,它的存储器和数字系统未经同意也不能被阅读。如果黑客试图破解它,它会采取禁止行动,比如将一部手机转换成干扰机。
虽然一旦连接上互联网,往往很难阻止黑客对于一些娱乐系统的入侵,黑客可以通过侵入一个非关键的系统作为跳板,进入到像操作系统这样的关键系统中,但Kernel可以使系统间相互独立,娱乐系统的漏洞不会干扰到关键系统。
而除了加固系统,以及建设大量的网络安全公司以外,面对黑客,世界各国也开始积极“招安”。美国招募了4000余人,组建了一支“网络特种部队”。不仅美国,欧美亚等洲许多国家都已经着手建立本国的“网络部队”,黑客更是成为此军种的常客。有些骇客也可以就此转身成黑客,有些黑帽也可以就此洗白,成为网络安全大军的一份子,共同抵御“网络恐怖主义”。
但即使软件功不可破,即使网络安全大军日益壮大,各国的黑客们也会研究找到攻击硬件的方法。黑客们也许能发明传感器干扰传输信号,例如针对武器提供动力的微型芯片进行袭击,这也同样是毁灭性的。总之,网络世界大战还只是刚刚开始。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6年第1期文章)
发布于 2022-07-23 23:32:10 回复
发布于 2022-07-23 23:46: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