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 1、如何评价“得到”APP中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 2、真实的财务自由之路是怎样的
- 3、财务自由的潜规则是什么?
- 4、如何看待那些靠着比特币财务自由的曾经的穷人们?
- 5、数字货币让很多人实现财务自由,我想知道币圈应该怎么入门?
- 6、投资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起什么作用?
如何评价“得到”APP中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我是订阅用户,想上来看看大家的感受。留言精选感觉都是经过过滤的。不够真实。我看了两周的文章。个人评价:他还是想做一些方法论上的探索。提出了注意力才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且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希望你去用金钱换时间和注意力。把时间和注意力花在自身成长、提高价值上面。但我觉得,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有限,运气水平随机,所以这中间很难找到适合每个人的方法论。如果李笑来老师能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告诉我们注意力要怎么分配才能更快实现财富自由,那说明他真是在认真探索这个问题。而且你用金钱换来的注意力,要确保能再换成更多的金钱,理论上才可能实现财富自由。让我们拭目以待
真实的财务自由之路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感觉能回答的人不多,哈哈
实现财务自由的标准是2.9亿元人民币……
我觉得财务自由之路或许是自己创业成功或者是公司被收购等(娱乐圈不谈),说白了就是在这条路上,你必须得具备一个组织(盈利性的),然后这个组织的前景让人看好,有资本进入。不过,我想这个过程是很辛苦的,结果是很美好的。
财务自由的潜规则是什么?
提起财务自由一定会让人联想到《穷爸爸富爸爸》书中提到的财务自由四象限。罗伯特清崎,把市面上有收入的人群分了4组,用四象限作区别。坐标系上横轴f代表时间,也就是自由freedom,纵轴w代表财富,也就是wealth。相对收入、时间有限的是上班族E象限,也是人员数量最大的。
时间灵活,收入不太稳定的是个体户,也就是自由职业者S象限;收入有提升空间,但变得极其忙碌的是创业者B象限,最近去几家创业公司参观,他们的员工大多每天早9点到晚9点玩命工作,每天12小时工作时间成了标配,创业,需要通过组织团队,打造系统才能创造更多收入,投资者I现象,是4象限中时间和金钱资源都最为丰富的,也属于社会上人员数量最少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手里提着钱箱的人到处去寻找项目的形象。上班族、个体户,创业者,投资者,4种人群数量是逐个递减的。这个比例和社会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是一个意思。
在生活中还没有实现财务自由的亲们,可以尝试通过一款游戏感受一番实现财务自由的赶脚。2013年,我购买了由穷爸爸富爸爸公司开发的现金流游戏中文版,还举办过3、5次线下现金流游戏。这款游戏在淘宝上可以买到,200多一套,游戏中,可以用4小时模拟人一生的财务状态。游戏中反应出的就是你现实中面对金钱的模式。游戏一开始,玩家会被分配随机角色,不同角色每月收入、支出差异很大。
通常最终能从穷忙族圈胜出的人不是医生、飞行员等收入高的职业,因为收入高,势必支出也大。反而是薪水不高,支出也少的职业如秘书、工人,很容易实现财务自由。每一次游戏结束后进行复盘时,很多人表示确实被开拓了不少致富思路。
关注微信公众号:春楠整理,了解实用整理干货,帮您整理有形物品无形人生
如何看待那些靠着比特币财务自由的曾经的穷人们?
我们将紧抓行业价值点,不断筛选、提炼、优化,提供给社区玩家最需要的、最有用的、最重要的内容。――风火轮区块链
又快到各行业写年终总结的时节了,但币圈的年终总结可能是这样:
说实话,在比特三万软妹币的时候,小编已经觉得超乎想象力了,更别说现在这价格都不敢去看了。价格一上来,虽说争议还是很大,但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比如下面知乎上的这则提问,光关注就有一千多人,浏览次数更超五十万次。
你如何看待这篇提问呢?你又是何时通过什么样的途径知道的比特币?
这篇帖子底下有各种各样的讨论,虽说好好读书工作并不影响持不持币,但小编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确实最早是因为不务正业,阴差阳错才知道的比特币,虽然当时没买。
不过,这个问题也可能是个伪命题,比如下面这个回答:
真要是曾经的“穷人”,能拿到翻倍就不错了,除非真的是沉迷工作把它给忘记了,不然能坚持拿到现在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真能拿到现在的人,可能他本来就不缺钱,不然也还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比特币换成了其他的东西。
你的亲戚朋友知道比特币吗?又有拿了好几年的朋友吗?
不过这个帖子可能忽略了一件事,就是靠山寨币可能更容易财务自由。在大约一年半之前,比特3000块左右,到现在40倍左右,然而,那时的老二莱特才20几块,到现在已经是七八十倍的涨幅。更有甚者,如量子链,今年3月众筹,到现在已经170倍涨幅。
你说这找谁说理去。。。
所以也确实每到行情好的时候,各种众筹都会很疯狂,新项目总会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
像比特以太这种包括市值排前面的大币种,很多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沉淀;而新的或是小币种,虽说爆发能力强,但投机氛围也重,真等退潮时就能看出谁在裸泳了。这也是很多老玩家大仓位留在主流币上的原因。
近期疯牛在途,各个群里面也是相当热闹,不过小编还是在这里友情提醒,多多注意风险,按时吃饭睡觉,也希望大家都能走向人生巅峰。
那么你觉得是持有比特币呢还是各种山寨币会比较好呢?或者您怎样看待那些靠比特币数字货币财务自由的人呢?欢迎在下方留言给我们哦~
数字货币让很多人实现财务自由,我想知道币圈应该怎么入门?
想进币圈很容易,找家大型交易平台开通账号就可以,我建议你去OKEx交易所,安全性是圈内最好的。开户后先用小钱练练手,知道一些基础的,比如法币交易、提币充币是怎么回事,有了基本的认识后,再去各地比特币网站慢慢学习交易方面的技术和策略。
投资在追求财务自由的路上起什么作用?
现金流才是富有的实质
在无股权不富的时代,媒体热衷于报道各种首富的事,但首富们的位次通常决定于他们持有股权的估值报价。暴风科技上市后,连涨几十倍,形成很大的财富效应,媒体津津乐道的是这个过程造就了多少位亿万员工,多少个千万富翁。这种报道反映出金融圈的浮躁风气,稍微有点投资认识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不是真实,因为股权还不能套现,暂时只是一个数字。
举一个更为切实的例子。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
现在是盛世,假如你祖传一个古董,马未都先生给你鉴定价值3000W。那么,在外人看来,你是否是千万富翁呢?当然是,单单这个古董已经千万了。但是这个是祖传的,可能这个东西有他一些宗族传承上的意义。你可以通过这个东西瞻仰祖先的高风,可以用来教导后生小辈祖上的事迹,但就是它不适合卖掉,不能换成一块钱。所以它跟你生活上需要的面包、牛奶没有直接关系,不能直接改善你的生活。所以对于财务自由来说,这个古董代表的财富价值没有实质意义。
这些年货币汹涌超发,一是流向炒作性的领域;二是很多东西开始实现货币化,实现货币化才能被计价,纳入财富计算的范畴。前者代表是房产,后者代表是精神文化产品,如前述的古董。
自住的房子不能随时卖了换钱吧,车子,首饰,名画,古董之类的也不能随时卖了换钱吧。所以,会有这么一种情况。
很多人在财产数值上可以算很“富”,但称不上“裕”,这个裕指的衣食等日常消耗品,这些都是需要现金流随时使用的。满足吃穿住行等需求是财务自由的基本,那么一个人持有的资产当中能够稳定、规律的提供足够的现金流,超过他的日常花销,那么他就算达到基本的财务自由了。
稳定的现金流是财务自由的实质。所以,可能有人是向银行借钱高负债的,也有人是零负债的,只要这两类人不同的负债处理都能够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那实质生活上没有什么差别,负债不一定是负累。
发布于 2022-07-14 03:52:35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4 01:21:03 回复
发布于 2022-07-14 06:47: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