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
- 1、业余足球队有哪些?
- 2、中国业余足球联盟
- 3、如何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
- 4、天津足球辉煌大神们帮帮忙
业余足球队有哪些?
业余足球队有很多,各个地区都有各自的足球队。
最有名的应该是“中国城市足球联赛”,前身是企业杯。
深圳最有名的就是”铁狼杯“七人制足球赛。
所谓的业余和专业的区分主要是组织上的。专业足球队是以足球为专一职业,一般是以俱乐部的形式存在,球队用来盈利而球员是以踢球挣钱。而且球队的比赛是由专一部门组织的联赛或是其他名称的赛事。业余队的球员属于半专业或是球队还没有加入到法定的组织中的球队。
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China Amateur Football League)是由中国足球协会和体育报业总社主办的一项全国业余足球联赛,由足协社会发展部负责(早期由联赛部、青少年和社会足球发展部负责)。原名全国足球业余(丙级)队联赛,故通称“中丙”或“丙级联赛”,2006年更名全国足球业余联赛(China Amateur Football League,简称CAL),2010年更名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Chinese Football Association Amateur League,简称CAL)。
参赛资格:
2014年以前,参赛运动队可由机关、学校、企业、行业、部队等单位的人员组成,也可通过自由组合以俱乐部的形式参加比赛。2015年开始,参加大区赛和总决赛的球队,实行俱乐部制,必须在当地工商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参加中国足协杯的业余俱乐部需要在工商部门注册)。
升级制度:
赛事启动时中国足协的远景规划是在2004年构筑起中超、中甲、中乙、中丙(业余)四级竞赛体制,并在业余联赛和乙级联赛之间建立升降一体的全面衔接,故以“丙级”冠之,但此后就没有了下文,所以早期的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的优胜队伍并不能直接升入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
2014年开始,足协规定新参加中乙联赛的球队,经过准入审核,优先从2014中国足协业余联赛优胜队中产生。2015年更是明确规定,初次报名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的俱乐部,将从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总决赛(或大区赛)队伍中按成绩顺序优先产生。
而参加大区赛和总决赛的球队,实行俱乐部制,必须在当地工商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参加中国足协杯的业余俱乐部需要在工商部门注册),并提交资质证明复印材料,方能参加大区赛和总决赛。在准入条件上,为业余足球联赛与中乙联赛的衔接,铺设了通道。
赛程赛制:
赛制上,分为市级预赛,大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省、市级预赛。
首届联赛仅在全国17个重点城市展开,2003年扩大到17个重点城市以外的15个已实体化的省级会员协会指定的城市举行,2004年以后向所有省级会员协会开放。
中国业余足球联盟
有啊,不过是一个城市一个业余联赛,有的小城市还没有,一般大城市都有。我们这就是从小学生到成人都有不同级别联赛,虽然现在国家队成绩不好,但足球氛围还好,每年都有比赛。比赛队伍也不为钱,纯粹是为了心中对足球的那份追求,比赛时还两个队凑钱租用体育场或者到某学校操场去踢。队伍么一般都是一个大型工厂或大型公司的爱好足球的员工一个队,代表自己企业参赛。下面是我给你找的你们大连那的业余足球联盟网址:;
还有中国其他地方的业余足球联盟:天津业余足球联盟:
青岛
沈阳:
北京:
全国性的,好象没有,毕竟中国这么大,踢个比赛来回路费都很贵,业余球员没那钱负责路费,也没那么多时间,毕竟业余球员都是靠自己个人爱好来踢球的,自己还有工作,全国性的业余联赛组织不起来的。就算是英格兰、意大利、德国那些国家的业余联赛也都是分区域进行的,除非是新加坡那种国家才会举办全国性的业余联赛(因为新加坡全国就一个城市)
如何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
参加中国足球协会业余联赛的资格:
2014年以前,参赛运动队可由机关、学校、企业、行业、部队等单位的人员组成,也可通过自由组合以俱乐部的形式参加比赛。2015年开始,参加大区赛和总决赛的球队,实行俱乐部制,必须在当地工商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参加中国足协杯的业余俱乐部需要在工商部门注册) 。
赛程赛制:
赛制上,分为市级预赛,大区决赛和全国总决赛三个阶段。
省、市级预赛
首届联赛仅在全国17个重点城市展开[6] ,2003年扩大到17个重点城市以外的15个已实体化的省级会员协会指定的城市举行,2004年以后向所有省级会员协会开放。
大区决赛
大区实行赛会制,由足协授权会员协会成立大区业余联赛组委会,负责大区业余联赛的组织和管理。2002年分成四个赛区,2003年又分为八个大区,2005年合并为四个大区,2006年后又合并为南北两个大区(北区由西安市足协牵头,南区由江西省足协牵头)。2014年重新划分为四个大区,四个大区赛所含会员协会分布情况待定。
【2010-2013年南北赛区划分】
南区:江西、武汉、上海、江苏、青岛、湖北、浙江、南京、安徽、广东、深圳、厦门、广州、海南、广西、福建、湖南、贵州、四川、云南、成都、昆明(9个足球重点城市和13个省级会员)。其中,昆明、四川、成都赛区2006-2010年被划分在北区。
北区:西安、重庆、陕西、河南、新疆、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沈阳、大连、吉林、长春、延边、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青海、西藏、宁夏、甘肃(8个足球重点城市和14个省级会员)。
全国总决赛
实行赛会制,全国总决赛由中国足协组织管理。
天津足球辉煌大神们帮帮忙
天津足球的发展,是海河儿女一百多年的奋斗史诗,这其中有充满血泪的昔日悲壮序曲;有奋进感人的今朝新生篇章;有10年浩劫的灾难性历史空白;有重新振兴热潮的再次掀起;有改革开放的分离攀登;有另人向往的光辉灿烂的未来。 津沽历来是海防要塞,华北重镇,又是首都门户。欧风东渐,列强争辟租界,华洋杂居,素有“小上海”之称,尤其是津门的足球运动,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与港、粤、沪列为四强。清末年间,朝政腐败,于1860年根据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同年,英法军在8月1日从北塘偷袭登陆,8月25日法军舰队驶到东浮桥,宣布占领天津。八国联军(英、法、德、意、日、美、俄、)驻于津门。这些入侵军队里的体育活动,以足球为主,论技术以英兵为佳,法军次之,他们修球场,搞比赛,引起国人兴趣,时有效法练习者,当时天津教会学校中的学生成了开路先锋。 逊清同治年间,英国基督教伦敦会在津创办了养正学堂,已初见足球活动,后迁至北京。l864年后,基督教伦敦会又在养正学堂的旧址上重新建起了新学书院,该校初为大学学制,教学及教材皆为西式,教师多由英籍人担任。虽然没正式设体育课,但课外体育活动以足球为最盛,教师中的足球好手亲自传授,并经常临时凑队与英兵营球队交手。时尚蓄发,故有“辫子足球队”之称。这是现代足球光临津门的萌芽。 现代足球在津门兴起,不仅见证于新学书院,而清室八旗子弟也聚众习之。同时,在《清续文献通考》中叙述北洋水师学堂的课程时讲到,1881年北洋水师学堂的体育课中就没有足球一项;而在1886年时的天津武备学堂,也把足球列为体育课的内容。这就说明,足球不单是学生的业余体育活动,早已纳入正规教学,作为正式课程来传授了。 此后,北洋大学、南开学校、各官立中学,相继开展了足球活动。1900年以后,足球冲破了教会学校垄断的局面,有了校际间的友谊赛和全市性的学校足球大赛。1907年,新学书院改为新学中学,新学的“辫子足球队”从1905年至191O年,连续五年蝉联全市学校足球赛冠军,黎宗尧就是其中的一名好手。后来,新学中学又陆续培养出全市和全国闻名的射手袁庆祥,号称“袁三响”,优秀守门员丁煦春,号称“铁门丁”,以及后起的能攻善守、身怀绝技的孙思敬,号称“镇三山”和锋线快马赵洪林等。 袁庆祥踢右后卫,脚头特别硬,人们都叫他“袁三响”。他用脚的外侧运球能顺着边线一直踢到前边的右翼,既不出界也不会被人抢走。他踢凌空球一般不超过10米,很少踢高球,有力和准确是他最大的特点。丁煦春是守门员,因为他把大门把得牢固,人们送他个外号叫“铁门丁”。他的基本动作全面娴熟,扑、跌、滚、抢、抱,无所不能。这些人都曾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过远东运动会的比赛。袁庆祥还连续保持两届远东运动会的跳高冠军,丁煦春得过远东运动会撑杆跳高第一名。 当时学校并不提倡足球运动,只有少数足球爱好者组织起来的球队,利用课余时间、假日勤学苦练,当年这些优秀运动员的锻炼也是非常辛苦的。据那个时代踢过球的黎宗尧大夫介绍,那时不用说在社会上,就是学校里也不提倡足球运动。运动员喜好这项体育运动,就全靠自己琢磨着练习。袁庆祥在学校的时候,买不起足球鞋就穿着布鞋踢,有时把脚踢破了还坚持着练。新学书院有些运动员放假也不回家,凑在一起踢球。虽然当时有的运动员踢得很好,有的比赛踢起来也讲究配合,但是整体而言,那时讲究个人技术,而不重视集体配合,一个人单枪匹马带球从这头带到那头去射门,在比赛中是常见的。 补充: 南开学校自1906年创建以来,由于张伯苓校长在北洋水师学堂就读学驾驶期间,就对足球甚感兴趣,自身就是一名好中锋,对足球的认识也有独到见解。所以,不管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都极力倡导和支持足球运动的发展,亲自与学生一起踢球,言传身教,把开展足球运动提到强种强国,塑造民族性格的高度来抓。特别是1919年南开大学成立后,南开足球日盛,学校足球的优势便较移到南开,在全市学校足球赛中取代了新学书院的地位,并多次多次获得全市足球公开赛的冠军,培养出大批足球人材。闻名的足球高手傅信秋,金阿督,刘世潘等,都出自南开,多次代表天津,河北,华北参加地区性和全国性的比赛。 此间,足球运动已突破校园扩大到社会其他阶层,在工人群众中日渐活跃,自发的工人业余足球组织和球队开始涌现。 到1920年以后,天津市的足球运动中心逐渐学校转移到工矿企事业,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并日趋代之。由于河东有开展足球运动的得天独厚之条件,工人开始足登上绿茵赛场,成了与洋人较量的主力军,河东也逐渐演变成“足球之乡”。这一时期,工人业余球队如雨后春笋,期间足球的热心者纷纷成立业余足球组织,几乎各区都有。最有影响的是河东赵壁臣,他联合同仁出资在大王庄,大直沽一带修建了两个球场,并成立“振津足球会”。中纺一厂厂长葛涤尘和福利股长彭肇恢足见了有名的中纺一厂足球队,修建球场,推动工人足球发展。 最有名和贡献最大的要算北宁铁路局的马一民,他热心提倡,东奔西走,任劳任怨,难能可贵。在1928年建队的北宁对的基础上,他广揽足球人材,又于1931年重整北宁队。于是,北宁对异军突起,一跃而成为津门足坛上的霸主,为天津足球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三十年代的天津足球活跃空前,大小竞赛多种多样,名目繁多。最能反映当时足球水平的是“万国杯”足球赛,“爱罗鼎杯”足球赛和埠际足球赛。这些比赛是由洋人操实权的“天津足球协会”举办的,协会五名委员中只有南开大学的候洛荀一名。华人成立“天津足球协会”后,候洛荀任足协主任操办华人的足球赛,与洋人抗衡。1935年,以北宁队为主的中华队一举夺得第六届“爱罗鼎杯”赛冠军;1937年,中华队再展雄风,誓雪国耻,以不败的战绩横扫“碧眼儿”,从洋人手中夺得华人从为染指的“万国杯”桂冠,大长了国人志气,灭了样人威风。 补充: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足球运动也开了新生面。起初,“老友”,“旧友”,“小友”等球队开始活跃,曾为抗美援朝募捐举行过义赛。 1953年,天津派出天津队和青年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全国足球锦标赛,青年选手张俊秀,孙宝荣,王金丰被选入国家足球队,这是天津土生土长的最早的三位国脚。1956年,天津成立了全国第一所青少年 业余体校(试点),该校设有足球班,在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上领先了一步,张业福等著名国脚就从这里起步。同年,天津体训班足球队应运而生,杂全国青年足球锦标赛中荣获亚军。 1957年4月,以当时全国足球青年精英组成的国家白队,由于天津市体委主任李耕涛的积极争取,在周恩来。邓小平,贺龙的关怀和支持下,来到天津安家落户/在领队王驳青,教练邵先凯的率领下,队员曾雪鳞,任文根,严德俊,邓雪昌,崔泰焕,苏永舜,李元魁,王金丰,刘荫培,陈山虎,金昌吉,张永浩,孙元云,袁道伦等14人活跃在足坛上,后又选入李恒益,陈少铭,李学浚,胡凤山入队,天津从此有了自己的甲级队,在同年的全国足球甲级联赛中,在天津人民夺得亚军。这一年,天津青年队在全国青年足球锦标赛上,为我市拿了第一个足球赛冠军。国家白队落户津门,为天津足球热有加了温,在天津足球发展史上增加了新的一页。1959年,曾以1比1分别战平匈牙利国家二队和瑞典的尤哥登队,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接着,天津足球出现了空前的热潮,特别是小足球运动活动遍及全市各个角落。那时的中小学校,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校队,年级队,班队,还有大量的“自组队”,蔚然成风。1964年,国家体委副主任黄中,球类司长李凤楼等,先后考察了天津开展小足球活动的情况后,国家体委决定推广天津的经验,不久,在全国形成了小足球热,大批国脚在这次热潮中涌出,这是天津对中国足球职业发展的一大贡献。 天津足球运动处于全国先进之列,1960年夺取了全国足球锦标赛和甲级联赛两个冠军,1965年又荣获第二届全运会足球赛的冠军。 从1957年到1989年间,津门足坛健儿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共获16次冠军,15次亚军。从1958年天津队第一次访苏起,到1989年先后出访和外出比赛16次,共赛103场,胜48场,平27场,负28场。在国内迎战外国足球队90次,胜38场,平26场,负26场。此间,还代表国家足球队参加了1965年在平壤举行的新运会足球赛,并获亚军。 补充: 天津铁路分局办的足球队,获1989年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亚军,晋身为1990年的全国足球甲级队,一个业余足球队闯进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这在天津足球历史上还是第一个。天津市第二冶金机械厂足球队也进入了全国大企业职工足球赛四强。在社会办足球的过程中,人们的足球意识在增强,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足球的特殊社会功能,它的潜能不仅是精神文明,而且也是物质文明,还具有互相促进的双重性。 天津现代足球,从1864年传入至今有120多年的历史,在发展中曲折的前进,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几代足球健儿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英雄史诗。要把立足点放在为中国的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培养更多的后备人才,挤身于世界足球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发布于 2022-07-09 04:55:58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9 07:50:00 回复
发布于 2022-07-08 23:01:58 回复